央廣網永州3月2日消息(記者 唐麗麗 通訊員 周文)近年來,湖南省江永縣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形成了“一縣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把傳統香柚產業發展成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為全縣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動力源泉。
目前,江永全縣種植香柚面積13.8萬畝,在粗石江、桃川等水果主產區的香柚專業村就有52個,每年香柚總產量可達40萬噸以上,產業收入達1.5億元。
(相關資料圖)
香柚大豐收,柚農臉上洋溢笑容(央廣網發 周文 供圖)
江永縣三面環山,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無霜期長,非常適合沙田柚生長。境內地層深厚,土質肥沃,土壤中富含硒等稀有元素,有利于農作物形成芳香物。當地沙田柚果肉甜脆飽滿,表皮散發清新香味,故被稱之為香柚。
江永縣香柚栽培歷史悠久,有千年“老字號”香柚品牌,明清時被譽為“貢品”香柚,現擁有“中國香柚之鄉”的稱號。“江永香柚”獲農業農村部“首批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是湖南省首屆十大農業品牌產品,被中華水果流通協會命名為“中華名果”,江永香柚連續七年在全國、全省農博會上斬獲金獎,拔得頭籌。
幾年前,由于栽培管護技術粗放,香柚品質參差不齊,黃龍病和雷癭蚊等病蟲害不斷,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香柚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一村一品”產業格局的進一步壯大。
該縣因地制宜,重新規劃,突破傳統產業的發展瓶頸,積極發展壯大“一縣一特”的產業格局,緊緊依托本地香柚種植特色資源,通過邀請農業專家到村開展生產技術培訓、積極引導柚農執行標準化生產、利用互聯網電商平臺和直播帶貨多種渠道銷售等方式,重整旗鼓,不斷發展壯大全縣香柚傳統產業,持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科技“加持” 破解種植“癌癥”
“黃龍病”被稱為果樹中的“癌癥”,它是發生在柚樹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嚴重影響果樹的產量和質量,甚至造成果樹死亡。
為幫助柚農解決病蟲害防治、人工授粉、霜凍預防等關鍵技術問題,發揮好技術進步對農業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聯系對接上級農業部門和省內農業院校,請來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醫治”。
香柚合作社內進行標準化分類(央廣網發 周文 供圖)
2021年8月,剛從清華大學畢業的肖惠仁以一名省委組織部選調生的身份,來到位于湖南“省尾”的江永縣粗石江鎮竹桂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他利用自身選調生資源優勢,多次聯系大學里專家到村給柚樹“會診”,同時帶領大戶對專家開展的技能培訓進行“留痕”,形成竹桂村香柚栽培技術指南,詳細描述香柚從園地選擇、栽種間隔、每個階段施什么肥、施多少肥到各種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在科技“加持”下,2022年竹桂村香柚畝產量達到8000斤,較之前提高近30%。
標準化生產 重塑金字品牌
多年來,由于家庭承包種植導致“千柚千味”品質分化,全縣上下一致達成共識,堅定推行標準化生產,恢復香柚“貢柚”品質,凸顯優質優價。
江永縣粗石江鎮黨委書記唐志輝介紹,作為全縣種植香柚的大鎮和香軸產業傳統鄉鎮,積極改革,率先示范,帶頭推行標準化生產,并多次組織全鎮60多名種植大戶分批次到訪沙田柚原產地容縣和主產區梅州,了解當地產業發展歷史,經過考察調研,為恢復“貢柚”金字品牌,大戶們迅速齊聚,落實重塑“貢柚”品牌行動,在大戶們的身體力行和示范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柚農加入了標準化生產的隊伍。目前全鎮有2000多戶柚農執行了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98%。
“執行標準化生產的柚園的優果率普遍要比一般柚園高出至少十個點,掛果率也更高,按照2022年市場現價來推算,每畝可增加至少1500元收益,平均售價比市場均價高出0.5元/斤?!狈N植大戶何輝說。
電商助力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要想收益高,銷路是關鍵。此前縣內香柚主要是客商、果品企業上門收購,渠道較為單一,收購價基本取決于本地市場行情和客商意愿。為提高柚農市場議價權和風險波動抵抗能力,大力推動農村電商發展。
江永縣香柚節暨直播帶貨大賽現場,主播在向觀眾推介香柚(央廣網發 周文 供圖)
秉承“優勢集中,創新優先,技術扶持”理念,該縣與湖南惠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9個鄉鎮87個電商服務站點中挑選15個站點進行改造升級,打造“鄉村振興村級直播示范小站”,重點圍繞“五香”等33個綠色農特產品進行帶貨,讓直播間走進鄉野田間。同時,與惠農網合作建設江永縣官方短視頻和直播小站短視頻矩陣,搭建“傳遞江永文化、講好江永故事,銷售江永產品”的平臺,助力江永農產品實現“村貨進城”。
近年來,該縣通過搶抓國家實施“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戰略機遇,“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香型農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港澳臺和東南亞地區,年可完成線上銷售3億元以上,輻射帶動農戶10000戶以上,農民人均增收25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