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永州各級各有關部門持續曝光了多起打擊整治養老詐騙案例。這些案例揭露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養老詐騙“套路”,有很好的警示意義,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他人貪圖小利,切實守住養老錢,安享幸福晚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案例一 宣稱公司穩靠 以高額利息為誘餌 誘騙老年人群體參與非法投資
2022年5月,藍山縣在調查黃某友職務侵占案時,發現黃某友及其控制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于2018年至2021年期間,通過公司業務員主要向退休人員、老年人和有一定經濟能力人員進行宣傳,宣稱公司做房地產開發,有多處新樓盤,實體經濟很穩靠,并以年利率12%-24%的高額利息為誘餌,誘騙老年人群體參與非法投資。該公司與投資者簽訂的入股協議和勞務合同,本質上是以簽訂入股協議為幌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以勞務合同發放工資或固定分紅的形式支付高額利息,實際投資者并不是公司的真實股東,未參與管理公司,也未在公司上過班,只是借錢給公司拿利息。
2021年6月,黃某友因非法集資金額過大、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支付給投資者本金和利息攜款潛逃。經清理核算,該案涉及多名55歲以上老年受害人,涉案金額1000多萬元。目前,該案已抓獲并采取強制措施5人,為老年群眾凍結涉案資金500余萬元,追贓挽損、資產清理及嫌疑人處理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警示意義
此類案件往往是利用老年群體理財需求高、投資能力差、風險意識低的特點,以高息返利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圈走老年人的“養老錢”“看病錢”,甚至是保命錢。投資有風險,需提高防范意識,謹慎投資,不要被犯罪分子宣傳的“高回報”所迷惑,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保命錢”輕易地送到犯罪分子手中。
案例二 謊稱國民黨高官后代 用“假美金和金銀首飾”抵押換取老年人的“真金白銀”
2022年4月27日,寧遠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63歲的袁老先生報警,稱其辛苦攢了一輩子的積蓄被兩名男子騙走了,高達20萬元。接警后,縣公安局立即安排專班人員展開調查,民警根據掌握的線索進行分析研判、循線追蹤,發現兩名嫌疑人作案后分別逃竄、藏匿至新田縣、藍山縣,且伺機準備再次作案。為防止人民群眾再次被騙,民警在新田縣、嘉禾縣、寧遠縣分組對兩名嫌疑人進行蹲守布控,于5月19日在新田縣一村莊內將兩名嫌疑人成功抓獲,當場查獲“美金”60萬元,并在其住處搜出受害人被騙的20萬元人民幣。
經審訊,兩名嫌疑人自稱國民黨高官后人,以急需人民幣為由,將60萬假美金、假金銀首飾以2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抵押給受害人,隨后攜款潛逃。
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寧遠公安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示意義:
詐騙分子冒用國民黨高官的身份,利用老年人的同情心,主動搭訕、套近乎,向老年人求助,進而向老年人實施詐騙。當對方身份不明時,或者在向他人支付、贈送財物時,一定要向自己的子女、家人予以核實,不要輕易上當受騙。
案例三 養生館發放小禮品獲取老年人信任 虛假宣傳產品功效 推銷床墊、家用電器
4月17日接群眾舉報,在新田縣南門橋、濱河路附近的養生館有向老年人虛假宣傳推銷床墊、家用電器等產品的情況,縣市監局、縣公安局當場將涉嫌違法所得的213100元現金進行扣留,并進行立案查處。事發現場,一位80多歲的謝奶奶說:“工作人員先看參加人員是否帶了3500元現金,帶了3500元的會給一張抽獎券,開場后宣傳展示產品(量子電灸暖療床墊、銀碗、回飛鍋等),通過現場播放電視視頻來宣傳這個床墊可以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四肢麻木等疾病,有意向要的就交意向金,交了意向金就給一張回報卡和宣傳的產品,再之后就進行抽獎,還送了洗發水……”
執法人員核查后發現,這是一起典型的針對老年人進行虛假宣傳的案件,涉及老年人消費群體100余名。本次虛假宣傳主要是不良商家瞄準老年人群體防騙意識不強和貪小便宜的心理,借用艾灸館、養生館向老年人推廣銷售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電壓力鍋、環境消殺儀及床墊等產品,每天向老人免費發放雞蛋、牙膏、洗發水等小產品來獲取老人的信任。
經查,該經營者2021年還曾向老年人虛假宣傳銷售過一款蜂膠,聲稱“這款蜂膠被譽為糖尿病的克星,是公認的最適合老年人吃的一款產品,所以說你越吃越健康,你越吃越長壽”,誘導老年人購買,非法獲利幾萬元。
4月22日,新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把已扣留的現金分批返還給涉案老人,為老年人挽回了財產損失,該案目前還在進一步的辦理當中。
警示意義:
莫貪小利,不要隨意參加所謂的免費體檢活動,在付錢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購買大件商品盡量與子女商量,通過正規渠道(商場超市)采購。
案例四 稱劣質奶粉能包治百病 以免費禮品為誘餌吸引老人購買 3名嫌疑人被依法刑拘
近日,永州市東安縣公安局破獲一起養老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查獲劣質鴕奶粉62罐、鴕奶牙膏54盒,涉案總價值2萬余元。
6月10日,東安縣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后,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東安縣大廟口鎮菜市場。民警在現場發現陳某生、何某榮、蔣某香三人正假冒江西省某公司工作人員向路過老人推銷養老產品。該犯罪團伙以送佛珠手串、膏藥、梳子等禮品為噱頭,專門面向老年人發放所謂的禮品券,吸引大量老年人到其攤位聽其宣講。將普通奶粉吹噓成包治百病的養老產品,以此方式變相將價值僅為9.5元的劣質奶粉高價售賣給老年人。
公安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陳某生,查獲大量劣質產品
東安縣公安局與市場監管部門現場扣押涉案物品,并將犯罪嫌疑人陳某生、何某榮、蔣某香等人依法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經審訊,民警發現該犯罪團伙今年以來在東安縣多地實施詐騙,涉案資金達2萬元。
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警示意義:
詐騙分子會打著免費試用、贈送禮品的幌子,夸大“保健品”功效來吸引老年人購買。世上沒有“神丹妙藥”,而且“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偽劣“保健品”反而會加重病情。
案例五 贈送過期食品、模糊抽獎信息 一商家誘使老人入會購買養生儀被舉報處罰
永州市道縣壽雁鎮騰飛百姓艾灸養生館以承諾發放小禮品的方式吸引60歲以上老年人體驗某養生儀。其間,相關工作人員向老年人介紹產品功能,贈送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進行未明確所設獎項種類、兌獎條件、獎品信息的有獎銷售,以“宣講、試用、贈送禮品和獲獎”的形式誘使老年人入會和購買產品。
道縣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后,以使用超過保質期食品及有獎銷售未明確所設獎項種類、兌獎條件、獎品信息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案件,對不法商家處以罰款1萬元的處罰。
警示意義:
此類案例往往抓住老年人保健、養生的需求,加之對醫療器械不夠了解,采用“免費體驗”和贈送雞蛋等小禮品的形式,吸引大量老年人到店體驗,最后引導老年人購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