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林帶長樂路至韓森路段建設效果圖。
中建西安幸福林帶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西安幸福林帶建設前舊貌。
西安市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供圖
“雨滴”天井
幸福林帶“雨滴”天井航拍圖。
新華社記者 劉 瀟攝
休閑步道
市民在幸福林帶游覽休閑。
惠瑤瑤攝
幸福林帶工程剖面示意圖。
中建西安幸福林帶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供圖
水上空間
幸福林帶一處水景廣場。
朱軍強攝
幸福林帶建成后鳥瞰圖。
西安市幸福路地區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供圖
智慧運維
幸福林帶智慧運維中心。
陳夢窈攝
綜合管廊
幸福林帶綜合管廊電力艙。
王 健攝
俯瞰陜西西安,有一條亮麗的景觀長廊。這便是幸福林帶,南北長5.85公里,東西寬210米,占地1134畝,綠化覆蓋率達85%,含林帶地上景觀、地下空間、綜合管廊、地鐵配套和市政道路等5項建設內容,是集市政、生態和民生于一體的綜合工程。
一條幸福林帶的蝶變,折射出一座城市有機更新的探索。
上世紀50年代,西安市新城區幸福路一帶規劃了一條幸福林帶,連接生產區與生活區,并納入西安第一輪城市總體規劃。這一規劃,后來卻由于種種原因長期存在于圖紙之上。因土地緊張,林帶所在區域內擠滿了各類建筑,棚戶區、城中村、庫房穿插其中,管理混亂、配套欠缺,群眾生活條件較差。2003年,西安提出“建設林帶、還林于民”,謀劃啟動幸福林帶建設;2017年,主體工程建設正式啟動;2021年7月,幸福林帶正式對外開放展示。
建設林帶,不是簡單造林,而是升級更新。立體綠谷,林城互融。幸福林帶地上種植樹木5萬余棵,金黃色的步道串起23個下沉廣場和34個“雨滴”天井;地下一層為商業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將陽光、空氣、綠色引入地下;地下二層有7600個停車位,兩側是綜合管廊和地鐵配套,綜合管廊容納電力、通信、熱力、天然氣、給水、再生水六大類管線。數字綠洲,智慧賦能。幸福林帶運管控一體化智慧平臺可實現多系統無縫打通、智能運維分析、智慧應用快速擴展等,智能調節、智慧引導,還對接西安“智慧城市大腦”,能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務。
(本報記者 原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