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各地積極多措并舉發展鄉村產業,以產業促就業,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國家鄉村振興局明確,2022年將確保脫貧人口就業規模超過3000萬人。這3000萬人的就業崗位中大部分將由鄉村產業支撐和吸納。
實踐證明,就業是增加群眾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性舉措。通過健全機制促就業、提升技能保就業、培養能人帶就業、強化服務穩就業,就能真正做到讓脫貧勞動力“輸得出、留得住、有收入、寄得回”。
聚焦返貧監測,掌握就業動態。鞏固脫貧成效,銜接鄉村振興,就要落實嚴密的返貧監測機制,跟蹤掌握脫貧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態。特別是要掌握脫貧群眾的就業情況,了解動態信息,做好動態幫扶。要建立完善返貧監測相關機制,分類記錄不同類型脫貧群眾,實時更新脫貧群眾的就業情況,做到動態預警,確保及時干預;要建立返貧監測隊伍,打造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與人民群眾常聯系、常溝通、常談心,及時掌握脫貧群眾的思想狀態、就業意愿、就業困難,及時給予幫助、度過難關;要組建職業農民、建筑施工、家政服務等勞務隊伍,形成低收入群眾相互關心關愛群體,共享就業信息,促進共同發展。
聚焦重點人員,確保充分就業。脫貧“邊緣戶”一直都是幫扶的重點。脫貧之后也要加強對這類群體的重點幫扶,以“穩就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制定個性化就業幫扶方案,特別是為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就業崗位;要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強扶志扶智結合,提高創業就業能力,加強與當地用工單位、跨省集中用工單位對接,引導和鼓勵更多脫貧人口用自己的雙手鞏固脫貧成果;要圍繞板材、食品、機械制造等領域夯實鄉村產業,發展產業園區,在健全產業鏈的同時,也為當地留守勞動力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群眾站穩腳跟找到致富路。
聚焦新興產業,拓展就業空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鞏固和發展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必須要聚焦到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上來,實現群眾充分就業。要注重挖掘地區特色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歷史資源,以新發展理念發展新經濟、新業態,拓展就業空間;要注重鏈接科學技術,比如在農產品種植、銷售中引入互聯網技術、冷鏈物流技術、大數據技術,衍生更多產業支點,增加更多就業崗位;要推動城鄉之間資源、機會等均等化發展,讓利用算法派單,線上接單,線下干活的平臺經濟催生更多新的就業崗位,拓寬就業渠道。
推進共同富裕“一個都不少”,就要扎實推進“穩崗就業”,定能為鞏固和發展脫貧攻堅成效注入不竭動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西安網 作者鐘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