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貨物只需一張單證一次換裝就可完成出口 探索出口鐵公聯運新模式(消費萬花筒)
10月16日,一批農用機械設備從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出發,在喀什換裝公路運輸,經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口至烏茲別克斯坦,這是新疆發出的首趟出口鐵公聯運班列。
據烏魯木齊海關介紹,在出口鐵公聯運新模式下,貨物在啟運地就可以完成整個出口通關環節的申報,在出境口岸無需另行申報、無需辦理轉關手續、無需進行二次裝卸,只需一張單證一次換裝就可以完成出口,通過“一單到底”申報實現“一箱到底”出境。新疆這趟鐵公多式聯運班列,出口貨物申報數據項整體減少大約30%,出口時間可節省3天左右。
“通過海關全程智能化便利化的監管,實現了物流提質降本增效,為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打造多式聯運物流樞紐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陸路口岸的合作,加大該模式的推廣力度,持續創新物流服務模式。”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剛介紹。
同一天,采用出口鐵公聯運新模式的班列分別從西安、烏魯木齊、昆明、青島、深圳等五地始發。此前,海關總署會同國鐵集團共同優化鐵公聯運業務海關監管和物流組織模式,同步部署上線運行海關多式聯運系統功能與鐵路95306平臺國際多式聯運功能,實現海關監管一單貫通、全程物流一次承運。
“相比轉關模式,多式聯運業務模式下數據項申報數量減少了30%左右,企業申報也更加便捷了。”中外運深圳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經理宋浩文介紹,“多式聯運海關監管模式實施后,深圳海關指導我們辦理多式聯運數據傳輸申請。以中吉烏鐵公聯運為例,鐵路運輸到達喀什北站后,直接通過公路運輸至口岸離境,無需通過汽車先轉運至公路監管場所辦結海關手續后再離境,可節省2—3天通關時間。同時,多式聯運業務模式支持貨物在主管地辦結海關手續并一次性申報境內全程物流信息,還可以根據物流實際臨時申請新增換裝地,物流組織形式更加靈活,有助于我們高效開展集貨。”
海關總署口岸監管司負責人介紹,海關總署與國鐵集團密切配合,聚焦國際多式聯運卡點、堵點,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優化海關監管模式和全程物流組織,將海關監管順勢嵌入國際多式聯運物流鏈,對海關物流監管系統、鐵路95306平臺進行技術升級,進一步深化雙方信息共享,為提高多式聯運運輸效率奠定基礎。下一步,海關總署將密切關注出口鐵公聯運模式的應用情況,將在鐵公聯運穩定試運行基礎上逐步完善并擴大至其他類型的進出口聯運監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