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7月CPI發布,美聯儲抗擊通脹或已接近成功
(資料圖片)
8月10日,美國勞工部發布7月CPI數據。其中,CPI環比+0.2%(共識+0.2%,前值+0.2%),同比+3.2%(共識+3.3%,前值+3%);核心CPI環比+0.2%(共識+0.2%,前值+0.2%),同比+4.7%(共識+4.8%,前值4.8%)。
核心商品部分的去通脹表現較為樂觀,連續兩個月維持在環比+0.2%的水平。大權重項目中,汽車(環比-0.5%)是主要的降價項;酒精飲料(環比+0.1%)是低通脹項;醫藥商品(環比+0.5%)是主要的漲價項。由于醫藥商品的權重明顯高于其他商品單項且漲價格局穩定,美國核心商品尚處于漲價狀態。
核心服務的顯性通脹壓力仍存,但邊際趨勢向好。房租維持在環比+0.4%的水平,呈現出較強剛性;非房租服務業CPI(環比+0.2%)的環比增速已經連續6個月維持在0.2%或以下,代表服務業的漲價壓力已經得到充分的緩釋。
根據最新數據,鑒于核心商品和非房租服務CPI已經連續維持在環比+0.2%以下,我們認為美聯儲抗擊通脹或已接近尾聲。因此,我們對美聯儲2023年剩余的加息次數判斷從1-2次調整為0-1次。主要的不確定性在于美國樓市有提前復蘇的可能性,這或將阻礙房租通脹的回落。
美元流動性有風險,海外多市場或將確認估值頂
盡管美國通脹緩釋,美聯儲加息將近尾聲,在美國聯邦政府融資計劃公布的背景下,全球流動性進一步收緊。我們觀察到美元指數的MACD指標在周頻數據上已經呈現出連續兩次的“底背離”信號,這是比較強烈的技術面看漲信號。美元指數上漲的判斷在基本面和技術信號上形成了共振。在相似的基本面框架下,美債收益率或將面臨上行壓力。我們認為,美元指數的上行壓力將持續一段時間,這可能導致10年美債刷新去年4.3%的高位。
在這個背景下,前期風險溢價處于底部、甚至不斷刷新最低位的市場(包括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均存在估值過度透支,價格趨勢性見頂,有待回調的風險。
港股:短期壓力不改長期趨勢,即將出現較優的布局窗口
港股目前從趨勢上呈現的是倒拋物線見底,趨勢向上的狀態,這使港股與其他主要離岸市場不同。短期看,港股面臨海外流通性的壓力并有相應的回撤。但從趨勢上來看,港股底部抬高、震蕩上行的趨勢依然得到了維持。目前,恒指期貨的價格已經回到18857點,而我們量化模型輸出的恒指完全中性估值水平是18800點。同時技術角度看,18800點正是恒指震蕩上行的低點連線,因此,我們認為港股在下周開盤將會出現一個較優的布局窗口。
風險提示:經濟周期下行的風險,國際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國內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