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航目前已在中國恢復了超60%的航班。受訪者供圖
剛剛結束的第31屆廣州國際旅游展覽會上,充滿標志性紅色元素的亞洲航空展位十分吸睛,實惠促銷、空乘互動、高層親自出鏡網絡直播,一系列舉措昭示著亞航重返中國市場的決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一直將中國視為重要戰略市場的亞航首次大規模獨立參展。今年3月,亞航在白云機場宣布中國航線全面復航,目前已在中國恢復了超60%的航班。亞航航空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林伽(BoLingam)日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預計到7月亞航在華航班量將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并力爭保持中國國內最大低成本外航地位。
“很高興回到我們的核心市場。”保·林伽說,下一步亞航將持續加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運力投放,重點推動中國與東盟成員國間經貿往來。
將在全國增加更多航線和班次
“廣州是亞航的福地。”在很多次的采訪和發布會中,保·林伽等亞航高層反復強調。
作為進入中國內地的第一家外國低成本航空公司,自2005年以來,亞航一直將中國視為重要的戰略市場并實現迅速發展——在內地20個目的地開展飛行業務,將數百萬乘客連接到廣州、上海、北京,以及泉州、昆明、成都等城市。
其中,廣州地位特殊。“廣州是亞航在大灣區開通的第一個國際航點,也是發展最成功、運營最成熟的樞紐點之一。2008年1月開通的廣州—吉隆坡航線市場反饋非常好,堅定了亞航對廣東航空市場的信心。”保·林伽說。
“這里旅游市場活躍,而且東南亞有大量來自廣東的華人華僑,帶動了探親、商務飛行的需求,這與深耕東南亞市場的亞航不謀而合。”他介紹,截至疫情前,亞航廣泛布局東南亞航線網絡,將國內旅客通過其航班帶到了超過130個目的地。
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前鴻介紹,截至2019年底,亞航自廣州出發的航班已覆蓋吉隆坡、曼谷、馬尼拉、沙巴以及新山等東南亞熱門目的地,航班頻次每周60班,至此亞航已成為廣州機場中市場份額最大的外國航司。
“我們非常重視大灣區市場,目前,亞航在廣州已恢復包括吉隆坡、曼谷、沙巴、馬尼拉、新山等目的地在內的全部航線。深圳—宿務航班已經開售并很快復航。”亞航首席商務官陳家欣介紹,除廣深外,目前亞航每天另有兩個航班從曼谷飛澳門,還有兩班從吉隆坡、曼谷飛香港,下一步亞航將在全國增加更多的航線和班次。
“未來白云機場將充分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優勢,最大力度支持亞航航線發展。”白云機場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戚耀明表示,該機場業務正快速恢復中,國內業務已超疫情前水平,東南亞航線業務也持續穩健恢復。
低成本航司拓展更多增長點
疫情前,中國市場在亞航總收入中占比達20%,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時,作為亞洲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正是亞航把“廉價航空”“0元機票”這些概念引入了中國。
曾經,亞航大促推出的“0元機票”是很多人出境游的起點。已有30多個國家旅行經驗的驢友小蔡說:“2012年大學畢業第一次出國旅游,就是用的‘0元機票’。那會亞航每年有幾次大促,定鬧鐘搶亞航是很多年輕人的狂歡。”
低成本航空的顯著特征就是“低成本+低票價”,堅持單一機型、二線機場起降、點對點飛行、只提供必須服務、機票直銷和高運營效率運營法則。上世紀90年代,隨著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低成本運營取得成功,低成本航空席卷美洲、歐洲、亞太等航空市場,成為航空業中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國際航協數據顯示,疫情前低成本航空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達35%左右,在東南亞地區市場份額達60%。
在秉持“人人都能飛”理念的亞航帶來的風潮下,中國低成本航空也逐漸起步,涌現了春秋航空、九元航空等一批本土低成本航空公司,其中九元航空主打“9塊錢機票”的優惠快速吸引了一批客源。
疫情曾經讓國際機票水漲船高,但如今,本就擁有價格優勢的亞航,又打響了大幅優惠促銷的“第一槍”。從5月29號開始,馬來西亞航線進行基礎航費88元促銷,廣深飛吉隆坡和沙巴的航線都包含在內。“接下來還有‘618大促’,值得期待。”陳家欣透露。
機票之外,亞航也在拓展更多的增長點,在“AirasiaSuperapp”APP上,除了訂購機票,還可以順帶訂酒店、打車甚至點外賣。陳家欣說:“我們提供不同套餐,比如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去東南亞結婚,我們就為他們牽線搭橋,在這些目的地提供系列服務。”
更緊密連接大灣區與東南亞
在中國市場的重新出發,亞航選擇在廣州宣告。3月1日,亞洲航空于廣州白云機場T2航站樓舉行“創新啟程重返東南亞——亞洲航空中國內地全面復航新聞發布會”,標志著亞航全面重返中國內地市場。
目前,亞航內地宣布復航的站點已經達到16個,今年已經售出49萬張票。保·林伽表示:“在經歷了近三年艱難的運營環境后,我們的網絡已恢復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并將為乘客提供更多目的地選擇。”
今年以來,中國出境游市場已顯示出強勁活力。以白云機場為例,自1月8日迎接首個入境“免隔離”航班以來,已恢復或加密廣州至新加坡、墨爾本、奧克蘭、悉尼、阿姆斯特丹、伊斯坦布爾等重點航線,現有國際及地區客運通航點已超50個。
今年“五一”假期,民航國際及地區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超5000班次,同比2022年“五一”增長1591%。國際及地區航線日均執行客運航班量超1000班次,這是3年多來國際及地區單日客運航班量首次破千。
春江水暖,東南亞嘗到了市場復蘇的“頭啖湯”。不單是亞航,國內外各大航司也在加緊恢復東南亞航線。2月,國航宣布復航曼谷、普吉、清邁三條中泰往返航線;東航新恢復的航線航班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港澳臺等地;而在南航發布的3月國際和地區航班計劃中,也有近30條航線往返馬來西亞、泰國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各國。
“爭取在第三季度能恢復到20個目的地和超過40條航線,每周350個班次往返中國。”保·林伽表示,除了全面恢復往返中國內地的航線,亞航也希望能為中國旅客開拓更多的直飛航線以及目的地,同時也將關注大灣區發展,開通更多東南亞往返港澳航線。
■對話
保·林伽:大灣區是亞航福地和核心市場
南方日報:為什么選擇在廣州宣布全面復航?
保·林伽:亞航非常重視大灣區市場,我們在廣州市場布局非常早,廣州的商務、探親、旅游客源都很穩定,是我們的核心市場之一,也是我們的福地。現在廣州的航班量已率先恢復了九成。在澳門,亞航也是最早恢復航班的境外航司之一。
南方日報:3月全面復航以來整體情況如何?
保·林伽:3月至今,我們已承運超50萬中國旅客,現在航班量恢復到了2019年的63%,最近剛剛開通桂林、昆明、南寧往東南亞的航線,正在朝著全面恢復努力。5月計劃開大興、上海等地往返東南亞的航線,希望到今年第四季度每周航班量超400個。目前我們客座率保持在70%—90%,最近略有下降,主要由于航班量大幅度增加。目的地方面,目前比較受歡迎的主要是曼谷、吉隆坡、普吉等。現在自由行游客比較多,旅行團還未能完全恢復。
南方日報:就中國市場來看,國內航線復蘇較快,國際相對較慢,您認為恢復到疫情前還有哪些困難?
保·林伽:國際航線恢復需要更多時間,包括飛機、人手的準備,疫情三年間許多飛機及基地處于閑置狀態,目前東南亞等短線市場恢復相對歐美等長線來說更快。我們也前往廣州、上海、成都等地拜訪各地政府部門、機場以及旅游合作伙伴,為的就是能盡快恢復亞航在中國的航線。
我們還推出了一些優惠吸引旅客,今年旅展就有不少機票折扣活動,還有托運半價、免稅商品折扣等,接下來“618”還有大促驚喜。新航線申請目前還尚未明確,但我們會提前做好準備,等待時機。
南方日報:與疫情前相比,現在游客趨勢有什么變化,如何應對?
保·林伽:簽證也需要時間恢復,所以團隊游復蘇較慢。目前散客自由行更多,需求來看種類更多元,我們也聯合推出和開發了更多“機票+旅游”產品,開拓攀巖、潛水勝地等,給游客帶來更多體驗。此外,出境游剛恢復,游客心態偏保守,不會提前太久制定旅行計劃,一般提前半個月左右,不像疫情以前會提前很久訂票。不過我們預計,即將到來的暑假會帶來一波出行高峰,游客心態也會逐步改變。
南方日報記者劉倩
統籌:肖文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