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多地網友呼吁為煙花爆竹“禁燃令”松綁。其中“山東兩地明確過年可燃放煙花爆竹”的消息尤其引人關注。但經查實,山東東營、濱州兩地所謂“放開煙花燃放政策”其實是誤讀,因為兩市的“放開”并不是全面放開,而是限制了區域和時間。
而限制區域和時間燃放煙花爆竹,這在全國很多地方早已是常態,并不算新鮮,恐怕也就沒有多少新聞價值。
近期,河南南陽、四川瀘州、山東濟寧、河南長恒、安徽新利、河北新安等地網友呼吁,給“禁燃令”解禁。但當地均明確回應,不改變目前的禁燃政策,仍將執行既往政策。就是說,多數地方不會改變原有的禁燃政策,即使是放開,也是有限放開。
春節期間,人們想在爆竹聲中迎接農歷新年。但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和節儉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國不少城市都開啟了“禁限放”模式,甚至多地還擴大了禁限放范圍,實行了徹底“禁燃”政策,違規燃放會面臨相應處罰。而春節期間是否燃放,在環保、安全與表達美好希望、抒發情感等傳統方式上有相抵之處。
國務院《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地點和種類。”顯然,這項規定本身就把權力下放到了基層。各地應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出符合本地情況的限燃或禁燃措施。
日前,“大連明確除夕不限時燃放”登上熱搜。該通告顯示,控制燃放區域以及之外區域,除夕燃放煙花爆竹不限時。而控制燃放區域有: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高新園區全域,其他區市縣(先導區)建成區為控制燃放區域。其他時間,禁止一切單位和個人燃放煙花爆竹。在大連這樣的大城市,除夕不限時燃放,這確實是一個突破。
而且,大連此舉,也值得借鑒,因為“除夕不限時燃放”,既可以滿足民眾燃放的愿望,持續時間又很短,也不會給環保等帶來更多負面,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說得通。可見,給“禁燃令”松綁,切莫脫離實際,也需拿出更大的智慧,以平衡好過有年味兒的春節與環保和節儉等之間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