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個月,美聯新材(300586.SZ)再次布局鈉離子賽道。
9月19日晚間,美聯新材發布公告稱,擬與七彩化學(300758.SZ)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產業化項目。
美聯新材擁有普魯士藍(白)上游核心原材料氰化鈉產能等優勢,七彩化學擁有普魯士藍(白)產業化技術等優勢,雙方將合作助推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向新能源賽道轉型是美聯新材當下的重要戰略。目前,其新能源業務核心子公司于二季度剛建成投產,已經成功開發多個動力電池客戶,1號與2號生產線基本滿負荷生產,后續產能即將釋放和建設。
今年上半年,美聯新材實現營業收入12.51億元、歸母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28%、751.59%。隨著新能源業務發展放量,其業績或將實現進一步增長。
時隔一月再次布局鈉離子電池
9月18日晚間,美聯新材發布公告稱,擬與七彩化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產業化項目,致力于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普魯士藍(白)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助推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公告稱,七彩化學擁有普魯士藍(白)產業化技術、成本以及環保處理優勢;美聯新材具有普魯士藍(白)上游核心原材料氰化鈉的產能、成本、技術優勢。
美聯新材表示,公司此次與七彩化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充分發揮公司在氰化鈉的優勢,進一步實施新能源產業戰略布局,更好地發展公司新能源業務。
此前8月,美聯新材曾增資華納新材,布局鈉離子電池業務。據了解,目前美聯新材子公司營創三征有30萬噸氰化鈉的產能,氰化鈉是普魯士藍(白)的上游材料,普魯士藍(白)則是納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美聯新材表示,相較于目前其他新能源電池,普魯士藍路線鈉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容量高和倍率性能好等優勢。隨著材料端和電芯端工藝的不斷優化,普魯士藍未來完全有潛力成為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主流路線。
目前,寧德時代、中科海納等企業也紛紛入局鈉離子電池普魯士藍體系。9月14日,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正致力推進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
大舉布局新能源業務
資料顯示,美聯新材成立于2000年,并于2017年上市,目前的主營產品包括色母粒、三聚氯氰、電池濕法隔膜(基膜和涂覆膜)和熔噴無紡布。
上市后的三年間,美聯新材的業績保持著穩定的增長。但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美聯新材的三聚氯氰業務受到較大沖擊,導致凈利潤下滑53.48%。
2021年,在加強市場拓展的基礎下,美聯新材的業績開始有所回暖。當期,公司實現營收18.81億元,同比增長23.97%;凈利潤6328.25萬元,同比增長50.97%;扣非凈利潤6025.85萬元,同比增長64.42%。
今年美聯新材業績延續高增。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2.51億元、歸母凈利潤1.93億元、扣非凈利潤1.89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50.28%、751.59%、873.24%。
其中,化工子公司營創三征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同比增長95.54%,三聚氯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33億元,同比增長103.93%。
新能源業務子公司安徽美芯實現營業收入14.58萬元,于二季度剛建成投產,但已經成功開發多個動力電池客戶。截至6月30日,該子公司1號與2號生產線已基本滿負荷生產,四條生產線合計3億m^2產能有待下半年釋放,后續約還有10億m^2的產能正在陸續建設中。
據悉,安徽美芯是美聯新材為轉型新能源道路的重要布局。2021年3月,美聯新材曾向新能源賽道進軍,與關聯方簽署投資合作協議,計劃共同出資3億元人民幣設立該公司,并以該公司為實施主體投資約20億元建設鋰電池濕法隔膜產業化建設項目;10月美聯新材再次與合作方向安徽美芯增資2億元。
美聯新材曾在會議上曾披露,根據公司戰略規劃,現階段主要資金將投資到安徽美芯的新能源項目上。負責人甚至直言,安徽美芯承載著美聯新材新能源產業的夢想。
二級市場上,截至9月19日收盤,美聯新材股價報17.29元/股,較發行價上漲86%,總市值達到90.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