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點擊標題下「云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
走進位于昆明綜合保稅區的昆明勵奇供應鏈有限責任公司的保稅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類擺放整齊的貨品,以及在各自工作區域忙碌的員工們,他們有的在核對訂單、配發貨物,有的在打包、裝卸。“貨物是我們從國外的廠家直接采購,經過口岸申報后到倉內,國內買家通過平臺下單,我們從倉內直接發貨,我們的最大優勢就是比從國外直接買要來得快。所以‘1210’主打的就是快。”昆明勵奇供應鏈有限責任公司昆明倉負責人李敏絲介紹。
李敏絲口中的“1210”,全稱“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簡稱“保稅電商”,俗稱“備貨模式”。在“1210網絡保稅進口”模式下,商品通過國際物流批量運輸至境內,進入綜合保稅區保稅倉庫倉儲備貨,境內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購買商品后,辦理出區手續,由國內物流快遞至境內消費者手中。在這樣的模式下,大大縮短了海淘的時間,也省去眾多中間環節,同時提升了商品的價格優勢,這就是昆明勵奇供應鏈有限責任公司在短時間內實現業務量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與李敏絲所在公司“1210”“備貨模式”不同的是“9610”模式,俗稱“集貨模式”。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并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模式辦理通關手續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
位于昆明綜合保稅區的云南翔美供應鏈有限公司就是采用這樣的模式,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據介紹,該公司利用云南獨特的區位優勢,組織貨物發運至南亞、東南亞國家,涉及的品類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服飾、箱包,以及小家電等,今年上半年以來,大概出貨170萬單。
無論是“1210”模式,還是“9610”模式,都只是昆明綜合保稅區開通的眾多跨境電商業務模式中的代表。自2018年昆明市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昆明綜合保稅區主動承擔起中國(昆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排頭兵”的重要任務,立足區位,主動謀劃,利用政策、區位、航空貨運便捷等優勢,陸續在昆明綜合保稅區開通“9610”“1210”“9710”“9810”等跨境電商業務模式,進出口國涵蓋泰國、印度等7個南亞東南亞國家,單量從2019年80萬單增至2021年1390萬單。2021年,保稅物流貨物進出口值達62.66億元,占全區外貿總量比重超過80%。
審稿:張瑩瑩
二審: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