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怒江州人民醫院普外燒傷科團隊又成功開展一例“全腹腔鏡下直腸根治術”。
患者密某某,是一名74歲的男性患者,患者近4月來無原因反復出現便意頻繁,排便習慣改變,便前肛門有里急后重、排便不盡感,時有大便表面帶血及粘液,時為黑色便,自服藥物均未取得良效,近15天來便血次數增加伴膿血便、腹痛。到我院就診后結合病史,完善輔助檢查,診斷為“直腸腺癌”伴淋巴結轉移。因該患者為高齡,術前營養及精神狀態差,同時合并竇性心動過速、腎功能不全、貧血等相關疾病,情況十分不樂觀,需要盡快進行手術,否則將會發生腸梗阻、腸穿孔等并發癥,甚至危急患者性命。
為讓患者不出州就能得到規范的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根據腫瘤位置、分期、細胞分級、體型及控便能力等因素綜合選擇,術中盡量保護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經過我科細致的病情評估,周密的術前準備,決定為患者采用創傷小、恢復快的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并于2022年8月1日成功實施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手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3天開始進食,患者術后排便恢復正常,保肛治療預后效果非常滿意,不僅解決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提高了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資料圖片)
直腸癌科普
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近年來直腸癌發病率快速上升,城市中男性發病率居第三位,女性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我國以41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發病率高。腹腔鏡根治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視野清楚、出血少,術中腫瘤受擠壓少、胃腸道干擾小,手術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中國人與西方人比較,有兩個流行病學特點:(1)、直腸癌和結腸癌發病率逐年靠近,有些地區接近1:1;(2)、低位直腸癌所占比例高約占直腸癌的60%--70%。直腸癌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手術是直腸癌的主要治愈方法,手術包括開放手術及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原則是盡量解除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手術要充分考慮病人的生活質量和控便能力,直腸癌能否保肛是患者的基礎思考問題。按照臨床指南低位直腸癌的推薦證據是肛門切除造口手術,患者受益最大。但患者行肛門切除造口治療后患者思想觀念轉變困難,會出現軀體完整性被改變,生活質量降低,術后造口護理難度增加,同時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和煩惱。所以目前全球致力于結直腸癌研究的機構均提倡盡可能保留肛門,恢復控便能力為己任。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為低位直腸癌保肛控便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希望。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視野清楚、出血少,術中腫瘤受擠壓少、胃腸道干擾小,手術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
普外燒傷科就診導讀
怒江州人民醫院普外燒傷科長期致力于甲狀腺、乳腺、肝膽管、消化道疾病、燒傷手術、四肢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近年來特別對危及患者生命和生存的甲狀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腹膜后腫瘤的診治和微創手術治療有系統的研究和實踐。科內有熱衷于技術和技巧的醫生班底長期為患者提供服務;也有省內外幫扶專家坐診指導。我們有一顆拳拳之心為患者提供規范化、專業化、個體化的服務。歡迎關注我們。
咨詢電話:0886-3051087
門診地址:二號樓1樓普外燒傷科門診
開展業務項目:普通外科(胃、腸、肝、膽、胰腺良、惡性腫瘤等),乳腺(良、惡性腫瘤),甲狀腺(良、惡性腫瘤)、血管外科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掃碼關注我們
怒江州人民醫院公眾號
END
供稿:普外燒傷科編輯:李慶監審: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