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成立20周年的財信證券終于邁開了IPO的步伐。
招股書顯示,此次財信證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7.44億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營運資金,以支持各項業務的發展。
當前,財信證券傳統經紀業務正面臨傭金率下滑的局面,2019—2021年凈傭金費率分別為0.285‰、0.273‰、0.261‰,連續下滑。
財信證券表示,面對全行業競爭愈加激烈、傭金率不斷下滑的趨勢,公司堅定向財富管理轉型,探索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模式,實現公司業務持續穩健增長。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兩年,財信證券資產負債率走高,分別達到73.60%、71.21%,遠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凈資本規模較低行業排名第43位
公開資料顯示,財信證券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財富證券,由湖南信托和湖南國信共同設立,幾經股權轉讓,于2020年正式更名為財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彼時,公司股東變更為財信投資、新余財虎和深圳潤澤。
直至2021年12月,財信證券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也僅有財信投資、新余財虎和深圳潤澤三個股東方,其中,財信投資持股比例高達96.49%,為實際控股股東。而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出資設立的財信金控100%持股財信投資,故財信證券的最終實控人為湖南省人民政府。
財信證券背靠湖南省政府,經營規模卻比較小。
截至2021年年末,財信證券的凈資本規模為128.61億元,同比增加34.27億元。根據證券業協會業績排名,其在當年105家券商中排名第43位,在當期41家上市券商中約排在35名。
財信證券談到,當前,凈資本是監管機構對證券公司監管的核心指標,截至2021年末,公司凈資本規模為與行業內領先的證券公司存在較大差距,制約了公司的發展空間。
受限于此,財信證券經營業績并不穩定,隨著市場行情波動。
2016—2018年,由于市場趨緩,財信證券營收凈利連續三年雙降,營收由13.43億元降至5.75億元,凈利由3.81億元降至-2.33億元,由盈轉虧。2019—2021年,財信證券業績逐漸恢復,分別實現營收15.62億元、21.14億元、28.06億元,凈利潤4.07億元、5.29億元、8.26億元。
2022年一季度,財信證券營收凈利再次雙降,實現營業收入4.66億元,同比下降21.3%,實現凈利潤1.6億元,同比下降8%。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財信證券2020年和2021年資產負債率分別73.60%、71.21%,遠高于同期同行平均水平62.9%、62.17%。
財信證券稱,主要原因是為滿足業務快速發展需要,公司2020年及2021年分別增資25億元和30億元所致。
三年超七成債券承銷來自湖南
目前,財信證券主要營收來源于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信用交易業務、期貨業務等。其中,傳統的經紀和自營業務是財信證券主要收入來源。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財信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分別為5.31億元、8.97億元、9.22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34%、42.4%、32.9%。其中,2021年代買業務實現營收6.61億元,占經紀業務比例高達八成。
同時,財信證券的傳統經紀業務也面臨傭金率下滑的局面,凈傭金費率分別為0.285‰、0.273‰和0.261‰,整體呈下降趨勢,亟需轉型財富管理。
財信證券表示,公司將調動經紀業務、資管業務以及信用交易業務等的優勢資源,探索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模式。
自營業務也是財信證券主要收入來源,各報告期內,財信證券自營業務投資規模(按月均投資成本口徑)分別為86.83億元、124.86億元和267.9億元,投資規模快速增長;分別實現投資收益3.13億元、4.21億元和9.48億元,自有資金收益率分別為7.73%、8.88%、8.59%。
財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財信證券分別實現投資銀行類業務收入2.67億元、3.11億元、4.1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18%、14.76%、14.75%。
其中,債券承銷為投資銀行業務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財信證券主債券承銷收入分別為2億元、2.6億元、3.66億元,占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分別為74.6%、83.3%、88.4%。
值得關注的是,財信證券債券承銷業務比較依賴湖南當地,區域性較強。
報告期內,財信證券主承銷各類債券金額分別為294.98億元、516.88億元、705.80億元,共計1517.66億元。而來源于湖南省內的債券合計金額分別為226.31億元、319.94億元、579.79億元,共計1126.04億元,三年共計占總承銷金額比重為74.2%。
另一方面,財信證券信用交易業務和期貨業務表現較弱。
信用交易業務方面,為控制股票質押規模,財信證券股票質押回購余額有所下降,分別為5.24億元、1.48億元、1.61億元。此外,由于部分項目違約且未能及時補充擔保物,2021年末,財信證券股票質押業務平均質押率超過60%。
同時,財信證券一直以來都利用轉融通業務緩解自有資券不足的問題,但報告期內,公司轉融資融入金額僅27億元,或難見成效。
而期貨業務方面,受業務模式規范化調整,2021年度,財信期貨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7億元,較2020年小幅下降,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較2020年下降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