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微珠,通常是一種由石油副產品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固體塑料顆粒,由于其成本低、易制造,廣泛應用于化妝品中的很多牙膏、沐浴露、眼影、磨砂去角質洗面奶等系列產品之中。其磨砂功能能夠起到去死皮、角質、按摩皮膚、祛皺等效果,成為近年來化妝品中最為普遍的原料。有關數據顯示,添加在洗浴用品中的塑料微珠,使得每次淋浴就可導致10萬個塑料微珠進入環境水體。由于塑料微珠不溶于水,難降解且體積極小,難以完全被污水處理系統過濾,若進入土壤或流入海洋,進入食物鏈并最終進入人類餐盤,不僅是對自然生物,對人類健康來說都是極大的隱患。此外,塑料微珠還能從環境中吸附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成為有害有毒物質輸移載體。據了解,如今世界上多個國家發布了禁止在化妝品內添加微型塑料顆粒的條例,如美國于2016年3月簽署了《2015年無微珠水域法案》,禁止在美國境內生產和銷售添加了塑料微珠的清潔類化妝品;韓國于2016年10月全面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塑料微珠,于2018年7月開始禁止銷售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妝品;意大利也宣布將于2020年起全面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微型塑料顆粒等。我國2017年將塑料微珠以及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妝品和化學藥品列入高污染、高環境風險清單,而此次直接發布關于塑料微珠的“禁令”,一方面是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化妝品企業的生產標準,促進與國際接軌,加快本土化妝品出口步伐。需要說明的是,作為日化產品常用物質,塑料微珠并非無可替代。調查發現,如今塑料微珠在化妝品中的使用量已經有所減少,在銷量排名靠前的牙膏、洗面奶、沐浴露等磨砂類的洗護品牌中,大多使用貝殼、海鹽、巖泥、堅果殼等替代塑料顆粒,可降解、零污染。相比于塑料微珠,天然的磨砂原料通常能被賦予更多的功效性,這也有利于品牌的宣傳。比如,用于洗面奶的深海泥宣稱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天然的去污功效,用于磨砂沐浴露的海鹽宣稱具有美白功效。這與單純只具有磨砂、清潔功能的塑料微珠比起來更具有賣點,在成本上也沒有較大負擔,這也是近些年個護類產品紛紛摒棄塑料微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