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五關”不用斬“六將”,
做好學校結核病防控沒那么難!
第一關—入學體檢關 最關鍵 傳染病不進校
通過結核病檢查,發現疑似和確診肺結核病例,把傳染源拒之校門外,治好后入校。
第二關—晨檢及缺課查因關? 最重要 早發現、早處置
及時發現學生、教職員工中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和疑似病例,及早到肺結核病定點治療醫院診治,盡早隔離潛在的傳染源,迅速采取防控措施。
第三關—主動報告病情關? 不隱瞞病情 配合診治
學生和家長、校醫和班主任、醫院發現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和疑似病例均要早報告、早治療,以便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第四關—開窗通風關? 很重要? 簡單有效
學校教室、宿舍和室內人員集中場所定期定時開窗通風或安裝通風設備,是防止結核傳播簡單有效的好辦法。
第五關—健康教育關? 懂知識? 養習慣
普及結核病知識,養成良好的作息、衛生習慣,勤鍛煉、不隨地吐痰、身體不適早就醫等,從根本上防止學校結核病疫情的發生。
結核病知識三要點:
1.什么是肺結核?
結核病俗稱“癆病”,是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內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可發生在除指甲和毛發外身體的任何部位,最常見發生在肺部,稱為肺結核。
肺結核的常見癥狀是咳嗽、咳痰,如果咳嗽、咳痰持續2周以上,還會伴有痰中帶血、低燒、夜間出汗、午后發熱、胸痛、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癥狀更應高度懷疑患肺結核,應立即就醫。
肺結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會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周圍人群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有可能受到傳染。第一次感染結核菌后,通常絕大多數人沒有任何癥狀,也不會發病。發病主要受感染結核菌的數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人體抵抗力強弱影響,結核菌毒力強而身體抵抗力弱則容易患病。
2.為什么在學校結核病容易傳播?
肺結核的患病人群以青壯年居多。由于結核病的疫苗卡介苗對人群保護力十分有限,主要能防止嬰幼兒重癥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目前結核病防治策略以早發現、早隔離和早治療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控制傳染。學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場所,學生間密切接觸時間長,一旦出現肺結核病例,極易造成肺結核在校內的傳播和蔓延;加之學生因生理心理處于快速變化期,加之卡介苗保護力減弱,如抵抗力下降則容易被傳染、也容易發病。
3.結核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結核防控千萬條,預防第一條。
加強營養,加強鍛煉,提高人體抵抗力,有助于預防肺結核。
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掩口鼻,戴口罩可以減少肺結核的傳播。
得了肺結核,一般經過6-8個月的規范全程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治愈,還可避免傳染他人。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World TB Day)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宣傳主題是:
Invest to End TB. Save Lives(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終結結核 )
供稿部門:結防所
撰稿人:李玲 唐順定
審稿人:侯景龍
美編:健促信息中心? 田可瑩、張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