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她為人老實,而且還是財務專業畢業的,怎么會貪污公款呢?”談起白某某貪污公款的事,認識她的人都很震驚,不止一次為其感到惋惜。
白某某,1988年出生,給人的感覺是老實、沉穩,2007年財務專業畢業后,先后在組織、稅務等部門工作過,經過多崗鍛煉,理應練就一身嚴以修身、嚴以律己的“高強本領”。然而,剛剛三十歲出頭的她,在人生奮斗的黃金時期,卻因貪欲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
事情還得從2016年說起,同年9月,白某某到云南某集團孟連有限公司資產財務部擔任出納,因身邊朋友影響迷戀上手機網絡購買“字花”的賭博游戲。
“一開始我只是以娛樂的方式在玩,買的并不多,后來看著身邊朋友隨時在中獎,心里很是羨慕,我就跟著他們買。”白某某在懺悔書里這樣寫道。
據了解,起初白某某主要靠自己的合法收入、網絡借貸、與他人借款和中獎得來的錢購買,基本上還能周轉使用。但事與愿違,輸多贏少成為常態,白某某想要扳本的心理越來越強烈,下注資金和次數隨之增加的同時便將黑手伸向了公款。
“有一天,我到公司經營管理部辦事,當時沒有一個人在,我就順手拿走了蓋有同行膠廠公章的3本原料收購單。”
“我先是拿用每天支付農戶款的剩余現金,月底對賬時,就按照所用金額隨意私開幾份原料收購單和原料支付單,混同真實單據交給會計做賬。”
……
白某某留置期間,我跟隨辦案人員前往開展審理談話,在審訊室內,白某某如數交代了挪用公款的全過程。
在審理談話中我們了解到,由于公司財務管理與監管存在漏洞,才使得白某某有了“空子”可鉆,更蹊蹺的是,白某某以單據丟失為由,多次委托同行乘車人模仿公司人員筆跡幫忙代開,層層審核卻次次過關。
就這樣,白某某抱著僥幸的心理,從一次5000元、6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金額,通過先挪用現金,再以私開報賬單據的方式進行沖賬,直至被公司領導發現才收手。
經調查核實,白某某自迷上“字花”以來,向10余名代理人購買次數達2400余次。2018年4月至8月,短短5個月的時間虛開45份單據,冒領公司公款高達兩百多萬。
2021年8月,白某某因涉嫌貪污罪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我現在非常后悔和自責,我孩子還小,希望法官酌情量刑……”在當地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現場,白某某對自己貪污公款的行為深深懺悔。
來源 /?普洱紀檢監察網
供稿?/?孟連縣紀委監委
作者?/?劉松琳
編輯?/ 龔靜? 王亞娟
審核?/?普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