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強勁的創新實力,羅欣藥業(002793.SZ)業績顯著改善,實現了2021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日前,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羅欣藥業”)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4.78億元,同比增長6.26%,毛利率50.19%;實現歸母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26.63%;實現扣非凈利潤3.51億元,同比增長20.73%。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隨著2021年新冠疫情對各級醫療終端接診的負面影響逐漸減弱,羅欣藥業的消化、呼吸、抗生素等領域的藥品銷量均有回升,尤其是呼吸系統類產品銷售明顯恢復,營收同比增長89.01%,并維持84.95%的高毛利率水平。
凈利增長幅度超過營收
資料顯示,羅欣藥業是集藥品研發、生產、貿易及醫療健康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自2006年開始連續進入中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
2019年末,羅欣藥業“借殼”東音股份登陸A股資本市場,成為國內首家H股私有化之后回歸A股市場的企業。
不過,羅欣藥業的回A之路頗為坎坷。2013年至2015年,羅欣藥業三次向港交所提交轉板申請,均遭拒。最終在2017年6月,羅欣藥業以私有化方式退市。
在A股上市當年,羅欣藥業實現營業收入75.89億元,同比增長22.18%;實現歸母凈利潤6.34億元,同比增長23.74%。
2020年受疫情影響,羅欣藥業凈利降為3.4億元。不過2021年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各級醫療終端門診量、手術量逐步恢復,羅欣藥業的業績也穩步提升。
據公司近日發布的年報,2021年,羅欣藥業實現營業收入64.78億元,同比增長6.26%;實現歸母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26.63%;實現扣非凈利潤3.51億元,同比增長20.73%。同時,公司公告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30元。
從具體業務來看,2021年,羅欣藥業有60.77%的收入來自醫藥工業,37.56%的收入來自醫藥商業。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羅欣藥業的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營收,原因在于公司各項費用的下降貢獻了部分利潤。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為18.7億元,相比2020年的20億元,減少了6.8%。
創新藥研發進度亮眼
作為國內消化類及抗生素類醫藥頭部企業,羅欣藥業的產品管線覆蓋眾多熱門治療領域,并在消化和呼吸領域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公司在2021年上市了中國首個鹽酸氨溴索噴霧劑產品,在業內引起了轟動。
據悉,該產品是公司歷經近10年研發和臨床試驗歷程而推出,是國內唯一一款兒童專屬祛痰藥噴霧劑,為2.4類新藥。
對此,醫藥行業人士表示,鹽酸氨溴索噴霧劑的獲批,顯現了羅欣藥業的創新研發實力,有望解決現有劑型無法滿足的臨床需求,讓高質量創新藥物更好地服務中國兒童用藥領域。
事實上,羅欣藥業取得的成功,一方面來源于公司對研發和創新的長久堅持,另一方面也是公司多年積累的國際業務開發與合作能力的體現。
據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羅欣藥業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4.86億元、4.6億元、4.08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6.4%、7.6%、6.29%;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的資本化研發投入占比為21%左右。
據披露,2021年,羅欣藥業已在申報階段的新仿制藥和主要創新藥品種,從2020年25項增加至32項。而且,公司多款新藥研發獲得階段性突破,有望為公司隨后的業績表現帶來明顯促進。
此外,在國內加快創新研發進度的同時,羅欣藥業還積極開展國際化合作與開發。截至目前,公司已與多家全球知名藥企展開深度合作,不斷布局高工藝壁壘的制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