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綠色的海寧地圖上,清楚標注各點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及水質達標率,巡檢情況、問題整改等數據不斷跳動……2月14日,記者來到海寧市農污運維辦,工作人員陳志學正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駕駛艙”,對運維企業戶外管網巡檢工作進行抽檢。“2月應檢設施75個,實檢55個,請馬橋街道督促運維企業及時巡檢。”陳志學點點鼠標,立即向屬地部門發布抽檢信息。
農村生活污水管網點多面廣,日常監管是個難題。眼下,海寧已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317個,覆蓋全市145個行政村。以城鄉一體化治理為契機,海寧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數字化改革,構建起專項規劃、建設改造、運行維護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服務體系。今年1月,海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駕駛艙”上線啟用,全市10.34多萬農戶的生活污水全部納入治理管控。
“云”上監管。點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駕駛艙”運行維護板塊,記者看到每個污水治理設施點后都顯示近期實景圖片。“這些圖片由屬地和運維單位實際巡查時拍攝,一旦發現出水井水質有異常情況或地面雜草叢生,就會督促相關責任部門整改。”陳志學說,以往這樣的問題,工作人員需到現場才能發現。在日常巡檢中,海寧建立起市、鎮、村、戶和第三方“五位一體”工作體系,問題整改后還將拍照確認。今年1月,海寧農村生活污水出水水質達標率達95%以上。
“碼”上報修。近日,海昌街道雙山村村民張輝清家的污水管斷裂,他掃了一下家門口的二維碼,30分鐘內工作人員就作出反應并上門維修。海寧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在線報修”功能鏈接制作成一張二維碼聯心卡,形成鎮村、農戶、運維單位網上聯動,已收集問題443個,開展維護1815次。下一步,駕駛艙將對農戶的報修量進行統計分析,作為對相關運維單位的考核依據。
“網”上跟蹤。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工程也是監管難點。“以前,我們只能抽查紙質報表和發票,現在每個環節都可以實時跟蹤。”陳志學說,今年海寧計劃終端處理設施納廠改造189個,相應的改造進度、任務清單、合同文件以及資金給付情況在駕駛艙上都能一一查看。
水凈了,村里更美了。走進許村鎮永福村,水車、花田、池塘,就像一個大公園,早些年農戶洗衣污水順著溝渠流進河道的場景看不到了。“現在洗衣水進管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永福村黨委書記姚忠平說,村里還在爭創3A級村級旅游景區。“接下來,駕駛艙還將探索與環保、水務、鎮街等部門的數據共享、部門聯動,進一步提升海寧農村人居環境。”海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