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于臺州而言,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不是小題大做,而要大題真做,《意見》的出臺正逢其時,只有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強攻關鍵環節,壓實責任真抓真管,強化考核嚴督嚴查,才能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標追求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肥沃的成長土壤。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要突出“問題清零”。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面對當前行政審批中的薄弱環節、制約效能提升的瓶頸所在,各級各部門既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更要有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的辦法,在改革中勇于探索、在發展中勇于擔當、在服務中勇于創新。要找準制約企業發展的“短腿”、項目推進的“短處”、群眾辦事的“短板”,追根溯源,刨根問底,馬上改,務實改,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刺刀見紅,通過破堵點、補斷點、攻難點,推動營商環境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一件一件銷號。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完善監督督查機制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往細處督,圍繞審批效能快不快、作風轉變好不好、目標績效優不優,從一件件小事抓起,從一樁樁實事入手,加大對機關作風、服務態度、辦事效率等方面的明查暗訪力度,敢于“較真”“叫板”,發揮震懾效應;另一方面要往深處查,圍繞政務服務事項辦結率、作風效能投訴件,通過大數據分析、典型案件分析,“問”出壓力、“督”出擔當、“查”出成效,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擔、風雨同舟創大業的強大合力。
我們欣喜地看到,“一次辦”“馬上辦”“指尖辦”在臺州已經成為常態,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已經蔚然成風,這些做法和經驗值得總結提升。打造更優營商環境,要以網絡問政、“萬人評機關”、代表委員監督質詢等活動為載體,既要抓正面引導,通過選樹一批典型、總結一批經驗,形成學先進、勇擔當、促發展的濃厚氛圍;也要抓反面警示,通過指名道姓通報曝光、執紀問責,用典型案例敲醒裝睡的人。同時,要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把上上下下的干勁調動起來,把方方面面的活力激發出來。
臺州加快發展不能馳于空想,營商環境建設不能騖于虛聲。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群眾導向,圍繞“時、效、質”,抓出大力度,干出加速度,努力將臺州打造成“公平、透明、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