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了,曾經風光無限的“達州幫”開始謝幕。
12月3日,A股公司龍大肉食(002726.SZ)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藍潤集團收到深交所監管函,原因是信息披露違規。
信息披露違規內容,事關龍大肉食易主。原來,藍潤集團籌劃易主給中國供銷集團。
籌劃龍大肉食易主,或許與其欠佳的經營業績有關。今年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1982.69萬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90%。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起家于四川達州的戴學斌動作頻頻。今年4月,其通過股權轉讓從另一上市公司運盛醫療(600767.SH)退出。另外,劉滄龍、唐銘陽、高天國等“達州幫”相繼告別資本市場,“達州幫”漸漸式微。如果戴學斌順利撤退,A股市場或再難見達州幫大佬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達州幫”成員之一的李勤雖然名義上仍控制著*ST中迪,但其去年以來持續虧損,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僅0.54億元,處于退市邊緣,保殼難度不小。
戴學斌謀劃撤退
靠杠桿、資本堆砌的商業版圖,在資本無序擴張受到約束后,收縮、撤退成為應有之義。
“達州幫”核心人物之一的戴學斌正在謀劃撤退。
控股股東藍潤集團超前信披、股價漲停,龍大肉食的異常引起了監管關注。深交所第一時間發出關注函追問,要求公司說明藍潤集團是否違反了公平信息披露原則,龍大肉食的實控人是否變更,以及是否有內幕交易的存在。
原來,今年11月24日,藍潤集團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藍潤集團引進中國供銷集團戰略投資者簽約儀式在京舉行》的文章,提及合作雙方將組建聯合工作小組,推動包括但不限于以股權收購、增資等方式達成長期戰略合作,批準實施后,藍潤集團將由中國供銷集團控股。
12月3日,龍大肉食回復關注函稱,藍潤集團與中國供銷集團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了在股權、產業、資產方面的合作共識。其中,藍潤集團打算讓出龍大肉食控股權。
但這一切要等中國供銷集團對藍潤集團完成盡職調查,并提報有關國資監管機構批準和各方決策機構批準后,在雙方認可的情況下才能實施,因而目前龍大肉食控股股東并未發生變化。
龍大肉食于2014年6月上市,目前以生豬養殖、屠宰為主營業務。2019年6月,藍潤集團耗資約32億元獲取龍大肉食29.92%股權,成為龍大肉食的控股股東,戴學斌成為實際控制人。
戴學斌入主后,迎來了大好時機,那就是豬肉價格大幅上漲,龍大肉食的經營業績快速增長。2019年、2020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8.22億元、241.02億元,同比增長91.63%、43.27%。凈利潤分別為2.41億元、9.06億元,同比增長36.04%、276.06%。
然而,今年以來,隨著豬肉價格下降,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55.28億元、3.28億元,同比下降14.25%、46.62%。其中,二、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44.52億元、49.27億元,同比下降21.69%、24.30%。對應的凈利潤為0.94億元、0.2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1.94%、93.60%,加速下滑,三季度,不僅同比降幅超過90%,環比也下降了約78.72%。
龍大肉食的經營業績下滑,或是戴學斌退出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前,戴學斌已經退出另一家上市公司運盛醫療。
今年4月,藍潤資產將所持運盛醫療24.34%股權轉讓給華耘,轉讓總價款6億元,公司易主給自然人翁松林。單按股權交易,戴學斌浮虧5.75億元。
按目前龍大肉食股價計算,藍潤集團持股市值約為30.30億元,浮虧近2億元。
由此可加,如果順利從上述兩家公司退出,戴學斌將虧損近8億元。
曾經的成都地產黑馬
謀劃退出A股市場,是戴學斌財務壓力下的選擇,也是“達州幫”謝幕的縮影。
提起“達州幫”,不得不提曾經的達州首富唐銘陽。在達州,唐銘陽是一個風云人物,通過達州豐富的煤炭資源,收購整合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后來,唐銘陽進入成都拼搏,成立了陽鵬源實業、浩均實業等多家公司。
在唐銘陽的指點下,李勤、劉江東迅速崛起,成為其重要成員。此外,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也因為得到唐銘陽的“指點”創造了“零不良貸款”金融業奇跡。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給予1493家殼公司755億元授信,這1493家殼公司被四家企業控股,其中就有唐銘陽的公司。
依托空殼公司及唐銘陽從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獲取源源不斷資金,“達州幫”迅速崛起。
在二級市場上,劉江東成功圍獵金路集團(后改名為新金路),李勤圍獵成都路橋遇挫,轉而鎖定綿石投資。
然而,隨著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案發,“達州幫”遭到“團滅”式沖擊。
戴學斌是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人。2013年,藍潤集團旗下的藍潤地產以“豪擲50億9連拍”的大手筆震驚成都樓市,其中還誕生了成都的單價地王。2014年,藍潤地產再拿7宗地塊,突進中國地產100強。
2015年,藍潤地產又斥資100億發力商業地產。2016年,乘著房地產行業黃金時代的東風,藍潤集團以338億營收一躍進入中國民企500強,儼然成都地產界黑馬。
進入500強后,藍潤集團開啟多元化戰略,進軍醫療和農業,地產開始默默無聞。
有人士稱,藍潤地產的瘋狂,源于背后“達州幫”在發力。劉滄龍旗下的四川信托、高天國旗下的安信信托均為藍潤集團提供資金。
隨著安信信托、四川信托風險爆發,藍潤集團的資金鏈也日趨緊張。劉滄龍、高天國相繼謝幕,戴學斌仍然活躍在臺前。
如今,戴學斌也在逐步撤退。
李勤的重重危機
戴學斌在撤退,李勤仍在苦守。
1977年出生的李勤,是四川省達州市雙廟鎮人。大學畢業后,投身房屋裝修并賺得第一桶金,進而進軍建筑領域,搞房地產開發。
2006年,時年29歲的李勤踏上四川省會成都土地,成立中迪禾邦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迪禾邦),正式進軍房地產。
李勤的快速崛起源于唐銘陽。唐銘陽通過華鑫紅利和郫縣貴智入股中迪禾邦,合計持股67%。于是,李勤在二級市場瘋狂進攻,在圍獵成都路橋失敗后,轉身鎖定綿石投資。
2017年9月李勤出資11.2億元、溢價40%,從綿石投資實控人等人手中,獲得5329萬股綿石投資股票,成為其大股東。隨即,通過中迪金控拿下綿石投資24.84%股權,李勤成為綿石投資實際控制人,后將其更名為中迪投資。
然而,隨著唐銘陽出事,李勤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李勤曾以20%股權成為成都路橋第一大股東,但入主失敗,其與成都路橋原實控人鄭渝力相持不下,另一名達州商人劉峙宏通過宏義嘉華舉牌成都路橋,順利成為董事長。
無奈之下,李勤不斷拋售成都路橋股份,最終,11.8億元入股,收回6.87億元,虧損約5億元。
中迪投資經營慘淡。2018年,其虧損0.61億元,2019年勉強扭虧,盈利0.29億元。2020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則分別虧損2.99億元、1.17億元。
截至今年12月17日,中迪投資的市值只有14.16億元,李勤持股對應的市值約為3.36億元,浮虧近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迪禾邦背靠的安信信托暴雷,中迪禾邦卷入220億信托產品逾期危機。李勤曾出資50億元戰投一家房企,如今被深套。
備受資金煎熬的李勤決定撤退。去年4月,李勤將中迪禾邦的97%股權轉讓給達州商會的劉軍臣。去年7月,又將所持的中迪投資作價2000萬元轉讓給劉軍臣。然而,李勤轉讓給劉軍臣的股份已質押給長城資管,對應的30億元債務無法償還,這部分股權被司法凍結。
最終,李勤轉讓中迪禾邦股權一事夭折。
李勤還面臨著中迪投資退市危機。今年前三季度,已被*ST的中迪投資營收只有0.54億,如果全年營收仍然不足億元,可能會觸發退市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