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三峽系密集在二級市場掃貨,完成對上海環境(601200.SH)的二次舉牌。
11月8日晚間,上海環境披露股東權益變動,去年4月8日至今年11月5日期間,三峽資本和長江環保集團通過二級市場集中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6651.46萬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5.929%。
本次增持完成后,三峽資本及長江環保集團合計持有上海環境1.1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計算,包括去年首次增持在內,兩年時間內三峽資本及長江環保集團至少斥資12.32億元,完成對上海環境的兩次舉牌。
事實上,近年來三峽集團通過“資本+”模式,與行業龍頭企業、地方水務平臺以及產業鏈上下游技術型企業建立了股權合作。截至今年11月5日,三峽資本及長江環保集團合計在12家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超過5%(含H股)。
此次被舉牌的上海環境則是國內固廢行業起步最早的專業環保企業之一,以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水為核心主業,同時聚焦危廢醫廢、土壤修復、市政污泥、固廢資源化(餐廚垃圾和建筑垃圾)等4個新興業務領域,自2017年上市后一直保持營收凈利雙增,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兩年內獲三峽資本增持10%股份
三峽系對于上海環境的舉牌源于去年上半年。
據上海環境披露,去年3月份,三峽資本通過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買入上海環境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779.08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477%。同月,長江環保集團通過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買入上市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2737.71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9972%。
去年4月1日至3日,長江環保集團再次通過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買入上海環境無限售條件流通股50.33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0.0551%。
至此,原本未持有上海環境股份的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本次增持后共持有上海環境4567.13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構成舉牌。
長江商報記者以增持的價格區間最低金額計算,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此次舉牌至少斥資5億元。
彼時,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有繼續增持上海環境計劃。
果不其然,今年11月8日,上海環境披露,2020年4月8日至2021年11月5日期間,三峽資本和長江環保集團通過二級市場集中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6651.46萬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5.929%。
其中,三峽資本增持3599.28萬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3.2083%,長江環保集團增持3052.18萬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2.7206%。
本次增持完成后,三峽資本和長江環保集團分別持有上海環境5378.36萬股、5840.22萬股,持股比例4.7942%、5.2058%,合計持股1.12億股,占比10%,達到二次舉牌。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本次增持期間,上海環境股價一直在11元至13元之間徘徊(除權后)。據上海環境披露,近六個月內,三峽資本和長江環保集團的增持價格分別為11.18元/股至12元/股。
若以11元/股的價格粗略計算,三峽資本和長江環保集團本次增持將合計耗資7.32億元,算上前次舉牌部分,兩次舉牌或將至少耗資12.32億元。
三峽資本在12家上市公司持股超5%
三峽集團日前在央企社會責任藍皮書中介紹,三峽集團持續延伸“資本+”價值鏈,與行業龍頭企業、地方水務平臺以及產業鏈上下游技術型企業建立了股權合作,撬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其與北控水務、上海環境、納川股份、武漢控股等企業在長江大保護方面展開股權和業務合作,累計股權投資已超過百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5日,三峽資本及長江環保集團合計在11家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超過5%(含H股),包括上海環境在內則達到12家。
作為三峽集團旗下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的核心實體公司,長江環保集團參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以環保領域頭部企業為主,包括節能國禎、綠色動力、北控水務、福能股份、興蓉環境、中持股份等。
以此次被二度舉牌的上海環境為例,上海環境是國內固廢行業起步最早的專業環保企業之一,一直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的領先地位。公司擁有上海約80%的生活垃圾末端處置市場份額,項目遍及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川渝城市群等14個省,并擁有國內首個建設千噸級、進口爐排技術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和運營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近年來,上海環境以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水為核心主業,同時聚焦危廢醫廢、土壤修復、市政污泥、固廢資源化(餐廚垃圾和建筑垃圾)等4個新興業務領域,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2017年3月登陸資本市場之后,上海環境連續四年營收凈利雙增。2017年至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66億元、25.83億元、36.47億元、45.12億元,凈利潤5.06億元、5.78億元、6.16億元、6.25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環境實現營業收入53.18億元,同比增長87.13%;凈利潤6.27億元,同比增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