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電氣(300035.SZ)鋰電負極材料產能擴張再提速。
10月27日,中科電氣公布擬與億緯鋰能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合作推進負極材料年產能10萬噸項目。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來上下游企業聯合共建擴產不斷涌現,中科電氣或為緊跟行業步伐,這是其首次與下游客戶合作擴產。包括此次項目,中科電氣負極材料規劃產能將超27萬噸,占去年全年行業37萬噸出貨量的七成。
中科電氣此前主要從事磁電裝備業務,2017年開始,通過外延式并購和內延擴張,四年多時間完成鋰電材料布局。目前,器鋰電材料業務占比增至八成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達2.51億元,同比增長122.86%。
此次合作擴產后,中科電氣市占率或將進一步提升。
擬與億緯鋰能合資擴產
10月27日,中科電氣公布擬與億緯鋰能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專注于負極材料制造。協議約定,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公司認繳6億元,億緯鋰能認繳4億元。
合資公司相關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人民幣25億元,負極材料年產能10萬噸。項目計劃采用分期建設模式,一期和二期產能規模各為5萬噸/年。合資公司應于協議生效后18個月內實現量產,并優先向億緯鋰能及其關聯方供應。
作為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領域的主要廠商,之前中科電氣就有向億緯鋰能供貨。此次合作,公司稱,有助于公司深化與億緯鋰能的合作,提高公司負極材料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助于公司適應新能源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競爭和快速發展。
同日,中科電氣還公布與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協議書》,擬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上述合資或就是為這一項目做好準備。
新能源行業景氣度加速攀升,“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較為飽和,公司產品供不應求”,中科電氣正積極進行產能擴張。
不過此前中科電氣主要通過自建產能擴張。今年4月,其向全資子公司格瑞特增加投資不超過13億元,將其打造成8萬噸負極材料及6.5萬噸石墨化加工一體化基地;向參股子公司集能新材料增加投資2625萬元參與其新增產能1.5萬噸/年項目建設。
除了自籌資金外,今年8月,中科電氣籌劃定增募資22.06億元,主要用于中科星城年產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年產3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及4.5萬噸石墨化加工建設項目。
長江商報記者估算,上述項目全部完成,中科電氣負極材料產能將超17萬噸,再加上與億緯鋰能合資建設的10萬噸,規劃產能將超27萬噸。
從行業來看,國內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有貝特瑞、璞泰來、杉杉股份、日立化成、凱金能源、韓國浦項化學等,頭部廠商目前都在加速擴產。其中去年貝特瑞出貨量7.5萬噸,在建項目完工后,今、明兩年總產能或達到17.3萬噸、32.6萬噸。
搶先加速擴產后,中科電氣未來市場占有率及行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根據GGII數據,去年中科電氣出貨量2.4萬噸,國內行業企業出貨37萬噸,占國內市場比例為6.49%,位居國內第五名。今后這一占比或迅速提升。
轉型四年鋰電業務迅猛擴張
中科電氣此前主要從事磁電裝備業務,產品包括電磁冶金專用設備、工業磁力設備以及鋰電專用設備。2017年開始,公司先后收購星城石墨97.65%股份、格瑞特100%股權、集能新材料37.50%股權,涉足鋰電負極材料業務。
公司鋰電負極材料業務增長迅猛。2017-2020年,中科電氣鋰電負極材料營收分別為2.34億元、4.23億元、7.04億元、7.45億元,占比從55.60%增至76.50%。特別是,今年鋰電池行業景氣度高升,今年上半年其石墨類負極材料營收達6.85億元,同比增151.86%,占比達83.38%。
未涉足鋰電負極材料業務之前,中科電氣扣非凈利潤一直未超過5000萬元。2017-2020年其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42億元、0.92億元、1.45億元、1.5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其凈利潤達2.51億元,同比增長122.86%;扣非凈利潤達2.45億元,同比增長135.28%。
目前中科電氣國內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億緯鋰能、星恒電源等主流動力電池廠商。國內,2020年成功開發了蜂巢能源、瑞浦能源等客戶;海外客戶方面,公司已批量供貨SKI。
在半年報中,中科電氣表示石墨類負極材料產能5.2萬噸,產能利用率90.39%,在建產能達4萬噸。為產能擴張,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達11.36億元,長期借款2.46億元,合計達13.82億元,較去年末的1.79億元增12.03億元。
由于銀行借款和未分配利潤增加,今年前三季度末中科電氣總資產44.13億元,比上年年末增加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