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新材料業務爆發,道氏技術(300409.SZ)今年業績扶搖直上。
10月24日,道氏技術披露三季報,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112.7%;實現歸母凈利潤4.4億元,同比增長637%。
目前,道氏技術形成了“鋰電材料+碳材料+陶瓷材料”的產業格局。道氏技術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新材料戰略布局優勢凸顯,銷售產品量價齊升。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由于行業景氣、產品熱銷,其存貨周轉率從去年同期1.86大幅提升至2.79,存貨周轉天數由去年同期144.9天降至96.86天。
前三季度業績增超6倍
道氏技術2007年成立,此前一直從事建筑陶瓷材料業務,在國內建筑陶瓷材料領域屬于領軍企業。2012-2014年,公司業績處于上升狀態。
然而,就在上市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由于下游客戶停產整頓,道氏技術不得不計提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導致凈利潤下滑近30%。
2016年,道氏技術注意到新能源產業崛起,耗資約22億元并購布局新材料產業。隨后幾年,其業績持續增長,2018年達到歷史高點,實現凈利潤2.2億元,新能源業務也逐漸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占比越來越高。
然而好景不長,隨后兩年,受到鈷產品價格快速下跌等影響,公司凈利潤一度降低至2400萬元,直到2020年才稍有好轉,恢復至6052萬元。
不過,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道氏技術鋰電材料及碳材料營收大幅增長。僅上半年來看,公司鋰電材料實現營收16.31億元,收入比例達到58.81%;碳材料實現營收1.56億元,占比5.64%。
受此影響,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112.7%;實現歸母凈利潤4.4億元,同比增長637%。這也是道氏技術歷史上最高業績。
子公司綁定優質客戶
2016年是道氏技術發展的轉折點。這一年,公司耗資約22億元并購宏瑞新材料、佳納能源和青島昊鑫股權,逐漸形成“鋰電材料+陶瓷材料+氫能材料”的新材料產業布局。
其中,佳納能源擁有先進的濕法冶煉技術,以及完整的鈷鹽及三元前驅體生產和銷售體系,是國內重要的鈷產品供應商之一,其鈷產品及鎳鈷錳三元前驅體產品均被認定為省高新技術產品,其高端鈷鹽出口量處于行業前列水平。
青島昊鑫是公司導電劑產品的主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主體,其主要產品包括石墨烯導電劑和碳納米管導電劑,客戶主要為鋰電池生產企業。其中,石墨烯導電劑主要適用于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碳納米管導電劑主要適用于鎳鈷錳三元動力電池。
2018年,道氏技術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對佳納能源和青島昊鑫的全資控股,正式將鈷鹽、前驅體和導電劑業務完整納入公司業務體系。
2021年上半年,在全球擁抱“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直接帶動動力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對上游原材料的旺盛需求。目前,佳納能源擁有制備高鎳大單晶型正極前驅體材料的能力,高鎳產品月產能已超過1000噸。
此外,道氏技術還將格瑞芬和青島昊鑫進行整合,將充分發揮雙方的協同效應,使公司碳材料業務獲得更快發展。
據悉,如今,佳納能源的客戶覆蓋了振華新材料、科恒實業、廈門鎢業、當升科技、杉杉能源、SPECIALTYMETALSRESOURCESLIMITED等國內外知名企業,而青島昊鑫產品質量得到業內主流生產企業比亞迪、南都電源等客戶的認可,產銷量均處于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