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鐵鋰行業的龍頭企業德方納米(300769.SZ)再度布局鋰電材料項目。
日前,德方納米發布公告,公司擬在云南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2.5萬噸補鋰劑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
而在9月初,公司披露了合計28億元的投建項目,一個月投建項目總投資合計達63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去年以來,德方納米頻頻披露對外投資,投資總額累計超過百億。
技術優勢、深度綁定寧德時代,鋰電池市場需求激增,德方納米的經營業績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盈利1.35億元,同比猛增21倍。
不過,與之對應的是,德方納米的存貨、應付款也大幅增長,經營現金流為負數,這導致公司存在較大的財務壓力。
截至今年6月底,德方納米賬面貨幣資金只有3億元,僅僅今年9月拋出的投建項目就需資金63億元,兩年內建設完成,公司將如何保證財務安全,備受質疑。
再度擴產布局鋰電材料
鋰電行業蓬勃興起,德方納米擴產大動作一個接一個。
9月29日晚間,德方納米發布公告稱,經友好協商,公司與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曲靖經開區管委會”)簽訂了《年產2.5萬噸補鋰劑項目投資協議》,公司擬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2.5萬噸補鋰劑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自當地政府交付土地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項目建設。
對于本次投資,德方納米稱,是為了快速推動公司補鋰劑項目的產業化,滿足下游客戶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本次對外投資的資金來源于公司自籌資金。本次協議的簽訂短期內不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構成重大影響,協議的履行對公司業務獨立性不構成影響。
就在當月,德方納米還披露了兩個投資項目。9月3日晚,公司披露,公司擬與曲靖經開區管委會簽訂《年產10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框架合作協議》,公司擬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10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不低于20億元。
這一項目是今年3月31日披露的項目調整,當時,公司宣布與曲靖經開區政府簽訂《年產1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如今調整為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生產基地項目,原規劃項目中剩余的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項目將調整為年產5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項目。調整后的項目也計劃在24個月內建設完成。
公司稱,本次對外投資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公司正極材料產能,滿足下游客戶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當晚,公司還披露,擬在曲靖市沾益工業園區投資新建“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前驅體項目”,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該項目預計建設周期也為24個月。這次投資,公司亦稱是為了滿足公司磷酸鐵鋰前驅體需求,進一步擴大公司磷酸鐵鋰產能,降低生產成本。
去年以來,德方納米密集發布投資信息。去年3月6日,公司宣告在曲靖建設磷酸鐵鋰項目,總投資額約10億元。今年1月18日,公司還宣布聯手寧德時代在四川宜賓江安縣投資建設“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8億元。
德方納米還通過定增募資12億元,其中募投項目之一就是投資10億元,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納米磷酸鐵鋰項目。
此外,公司還與億緯鋰能等成立合資公司,進行相關產業布局等。
綜上所述,去年以來,德方納米宣布的對外投資共有8次,總金額合計為114.90億元,均為磷酸鐵鋰相關項目。
如果上述項目均順利建成并達產,德方納米的市場地位、磷酸鐵鋰供應能力等將大幅提升。
截至今年6月底,德方納米產能利用率達到92.41%,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需警惕流動性風險
密集進行項目投建,德方納米需警惕流動性危機。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德方納米宣布的去年以來的累計對外超百億投資,大部分項目多在2年內建設完成。這將對公司產生巨大的財務壓力。
實際上,德方納米的資金并不充足。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賬面貨幣資金2.99億元,短期借款4.5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0.30億元、長期借款2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6.85億元。
今年上半年,德方納米實現營業收入12.75億元,同比增長275.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2104.61%。
經營業績大幅增長,但與之對應的是,期末,存貨賬面價值為6.09億元,同比增長204.19%,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賬面價值13.68億元,同比增長203.33%。經營現金流為-6.85億元,上年同期為0.33億元。
從這些數據看,德方納米存在一定的財務壓力。
德方納米的財務狀況也引起了交易所關注。今年9月10日,德方納米回復交易所的關注函顯示,截至今年8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1.90億元、應收銀行承兌匯票類款項4.58億元,合計6.49億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短期有息負債余額為4.50億元,長期有息負債余額為1.91億元。
公司稱,現有資金能夠滿足日常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公司日常的銷售回款狀況良好,日常經營盈余可以滿足對有息負債的償還,自身運營及償債暫不存在資金缺口,具有債務融資空間。問題在于,不談去年以來的合計高達114.90億元投資,僅今年9月,公司披露的投建項目總投資合計就達到63億元,且在2年內建設完成,資金來源均為自籌。如此大規模投資建設,資金從哪里來?
去年12月,德方納米完成一次定增,成功募資12億元,部分用于項目建設,部分被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今年6月底,德方納米總資產為48.04億元,盡管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增長,也不過1.35億元。因此,市場擔憂,德方納米激進擴張,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
公司稱,將根據自身資金狀況,在滿足日常經營和償債基礎上,考慮以部分自有資金用于項目前期支出,后期主要通過金融機構授信融資、資本市場融資等方式解決。公司將充分評估各種融資方式的風險,并積極與相關金融機構合作,全力保障項目資金籌措到位。
由于身處火熱的鋰電賽道,二級市場上,德方納米備受資金追捧。今年初,公司股價為167.20元/股,10月25日為630元/股,年內漲幅達2.7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