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通報2024年全市生態環境狀況,南京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連續六年位列全省首位,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并以良好的水生態環境順利通過2024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不久前,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進展,全省1.54萬個行政村已完成治理管控9422個,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61.2%,較“十三五”末提升了30.1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目標任務。其中,六合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100%,設施正常運行率保持在95%以上。
“水清岸綠、處處美景”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生態環保人堅決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毅力和迎難而上、腳踏實地的擔當實干。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不僅關系到千家萬戶,而且也是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內容。在南京市六合區有這樣一支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團隊,他們以民生為根本、安全為底線、生態為底色,堅持守水有責、管水擔責、護水盡責,勇當生態環境建設與運維的“開路先鋒”,在美麗中國建設及“強富美高新江蘇”中扛起“三峽擔當”,他們就是江蘇省重大生態環保項目建設者和守護者——三峽北控(南京六合)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團隊。
該團隊在先行先試全力突破“投、技、建、運、管”各環節困難挑戰,總體完成1500余個子項目與3000余公里污水收集管網新建任務,達成全面轉商運的同時,強調建管并重專業運維,以精細運維、精心服務為“突破口”持續提升運維基本面。運用GIS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農污治理管理智慧大腦。以片區化管理、智慧化調度、數字化治理為抓手,實現了從“治水”到“智水”質的飛躍,加速形成“精管善治”精細化、科學化農污治理新局面。污水管網質量和農污收集效能顯著提升,日處理污水量達2.38萬噸。
該團隊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地守護著屬地生態環境,足跡遍布全區1500平方公里內9個鄉鎮(街道)2395個自然村4000余座農污處理站點,每一寸土地,每一根管網,都留下了他們的腳步,浸潤著他們的汗水。他們踐行央企專業擔當,在防汛疏堵、抗擊臺風等極端天氣中挺身而出,全力搶險救災紓困。無論酷暑嚴寒,無論狂風暴雨,他們始終如一,護好16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和68公里滁河風光帶“一泓清水”,對于群眾關切的問題,他們總是第一時間想方設法解決,用實際行動守好百姓“水缸子”。開展生態環境治理進村居活動,設立宣傳咨詢點,發放農污項目服務指南,積極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解答村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類農污處理問題,推動綠色理念進入千家萬戶。曾經六合農村“直排、散排、亂排”現象得到根本整治遏制,黑臭水體得到消除凈化,站容站貌煥然一新,村民們收獲滿滿的幸福感,六合項目也收到了屬地水務局的表揚信以及9個街道相關方送來的錦旗。
遠山如黛,田疇染綠。碧波蕩漾、魚翔淺底。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共育一江清水的殷切期望。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新的歷史起點上,放眼“兩個百年”歷史進程,廣大生態環保人將錨定奮進坐標,一以貫之抓好“長江大保護”偉大事業,圍繞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綠色發展這條主線,加速探索推進“廠網河湖岸一體”治理模式,積極探索治水新模式、新機制、新技術、新規范、新標準、新政策,堅決打贏“管網攻堅戰”,一體推動“兩翼融合”發展,為繪就高質量發展“生態新篇”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