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2024年“全國科普日”長沙主場活動在中南大學啟動。
2004年至今,中國科協每年牽頭舉辦全國科普日活動,根據主題聯合相關部委開展系列科普活動。今年是第21個全國科普日,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活動由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南大學、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指導,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南大學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
低空領航的DK-216S大型載人飛行器展示?!≈行戮W記者 楊華峰 攝
主辦方表示,只有不斷普及科學知識,持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才能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目標。
為更好促進科學普及工作,今年的“全國科普日”長沙主場活動現場,長沙市科協“科普長沙”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兩大科普平臺改版升級,迎來全新虛擬主播坐鎮,為科普工作注入新鮮活力,并帶來了另一個全新的“科普元宇宙”,三大平臺助力科普宣傳。
據了解,“科普元宇宙”小程序作為一款創新的科普工具,讓科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IP內容結合VR、虛擬數字人、AI角色等技術,將沉浸式體驗推向全新高度。后續科普元宇宙將通過主題科普課程研發,科普研學游、解謎書等方式,進一步豐富內容。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為獲獎選手頒獎。主辦方供圖
“高端對話”環節,7位不同領域的院士專家和科創企業負責人,圍繞“聚焦未來產業·人工智能賦能長沙新質生產力發展”主題,從管理領域、科研方向、創新經驗、教育理念等多個維度展開對話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長沙市科協主席王耀南院士表示,要采用“AI+行業”的方式賦能長沙傳統優勢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人工智能+”行動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今年7月,長沙市政協聚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人工智能長沙高地”主題開展專題協商,以“人工智能+”行動破題,下沉鏈上看產業,深入園區看企業,做實做精調查研究,積極推動成果轉化建言資政,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長沙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陳剛表示,長沙將著眼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一如既往地尊重科學、崇尚科學,尊重人才、愛惜人才,尊重創造、保護創新,不斷營造科學普及、創新發展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生態。歡迎廣大青年人才在充滿創新機遇、承載夢想追求的創新長沙、紅色長沙、網紅長沙、高幸福感的長沙創新創業,成為各行各業與時俱進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