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光伏與半導體都以硅為基礎,但半導體對技術和工藝的精度要求更高。而光伏更注重成本與質量的權衡。隨著光伏技術的進步,一些在半導體領域被視為“過時”的技術在光伏中找到了新的應用空間。
CVD屬于薄膜沉積工藝下的分支,兩種主要技術路線LPCVD和PECVD廣泛應用于90nm-28nm制程的芯片制造。隨著芯片制程的進步,CVD技術因不能滿足精度要求而被逐步淘汰,另一種薄膜沉積工藝ALD技術逐步得到推廣。
這種被拋棄的技術卻俘獲了光伏電池制造,早期PERC電池主要使用PECVD來沉積氧化鋁和氮化硅,目前較為前沿的TOPCon電池則需要在工序中新使用CVD來沉積一層1.5nm厚的二氧化硅和大約100nm厚的多晶硅。
(相關資料圖)
CVD,原為芯片制造的薄膜沉積技術,因逐漸無法滿足半導體的精度要求而被邊緣化。然而,光伏產業對其進行了創新應用,特別是在TOPCon電池生產中。現如今,國內針對光伏的CVD設備技術領先全球。據揚州的阿特斯TOPCon工廠的CVD設備負責人稱,目前所用的都是國產CVD設備。
盡管光伏與半導體都以硅為基礎,半導體對技術精度的要求更高,而光伏更注重質量與成本權衡。一些曾被半導體行業視為“過時”的技術,在光伏領域找到了新生。
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者指出,由于光伏行業的興起,吸引了眾多半導體資源。而頭部投資銀行高鵠資本也看好,認為光伏電池市場的增長助推了上游設備技術的進步與規模化。高鵠資本指出,各產業鏈環節的公司都有其獨特定位。光伏與半導體的核心技術都是光電,但半導體追求精確性,而光伏關注規模和成本。
一位新能源資深投資者分享:一直以來投半導體的投資人也會看光伏。大家會找一些新的發展前景好的方向,路線相通的更好,比如光伏和半導體,儲能和鋰電。
高鵠資本強調,中國在光伏產業鏈中占據領先地位,其光伏產品出貨量超過全球的80%。技術需要在實際應用中不斷迭代和優化,形成正向發展循環。同時,由于光伏終端產品如同基礎電力設施,尋求投資回報,這也推動了上游技術的進步和成本降低。
新能源資深投資人表示,相較于半導體,光伏行業更具吸引力,導致人才、企業、資本從半導體逐漸轉向光伏。他說:“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光伏不僅規模龐大,而且仍在持續增長。甚至一些為鋰電池提供工業視覺技術的公司也正在向光伏領域轉型。”
8月初,揚州的揚杰半導體封裝CVD工程師轉投崗位于揚州的晶澳科技光伏TOPCon電池工廠。這位工程師表示,大量長三角的半導體生產工人正轉向光伏產業,主要聚焦TOPCon電池的CVD工序。
一位浙江光伏電池工廠的HR分享道,對于專業崗位,他們主要尋找有光伏經驗的工程師;而對于非專業崗位,基本上持開放態度。盡管他們在招聘中明確表示對同行業人才有優先考慮,但遞交簡歷的半導體從業者正在增加。
一位晶澳CVD工程師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對于像我們這樣的專業崗位工程師,只需在簡歷的‘意向行業’中加入‘光伏’,光伏行業的獵頭或廠家就會主動接觸我們。我們可以在原公司正常工作,等待合適的職位出現,再做決策。”
“盡管光伏行業的職業發展空間相對有限,但我相信當前光伏正處于“發展快車道”,由于新建光伏工廠眾多,相應的,晉升機會也在增加。”該工程師如是說。
活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