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安徽量子信息產業捷報頻傳。2024年12月初,中電信量子集團董事長呂品代表中國電信正式發布“天衍—504”全國單臺比特數最多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以及“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最新進展;2025年1月,“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作為國內最大規模的量子計算集群入選2024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2024年1月上線,由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本源悟空”是目前我國先進的可編程、可交付超導量子計算機,已為139個國家超1800萬人次提供量子算力服務,完成30萬個全球量子計算任務。2024年10月25日,我國科學家在“本源悟空”上,成功完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流體動力學仿真,標志著國產量子算力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相較傳統方法,量子計算能顯著加速流體動力學仿真過程,從而大幅縮短研發周期并節省經費。”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本源悟空”科研團隊主要負責人郭國平說,“此次研究不僅證明我國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具備開展大規模、高精度流體動力學研究的能力,也為我們探索更多復雜科學問題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方法。”
量子科儀谷項目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聚焦高端科學儀器領域,以量子精密測量優勢技術為核心,打造科學儀器行業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集聚示范基地,提升量子精密測量與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發展水平。該公司董事長賀羽說,近年來,公司相繼推出首臺國產商用脈沖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全球首臺面向大眾的金剛石量子計算教學機、國內首臺量子鉆石原子力顯微鏡等商用化產品。
2023年5月,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在合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高達30億元,是我國第一支“量子國家隊”。2024年11月,中電信量子集團認購增發股份成為國盾量子控股股東完成全部審批流程。呂品告訴記者,成立以來,中電信量子集團重點推進量子通信產業化,先后推出20多項量子科技產品,打造量子信息原創技術策源地,推廣“量子+”發展新動能新模式。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量子科技與產業的省份之一,安徽緊跟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浪潮,在量子計算、量子測量、量子通信領域,涌現出一系列面向量子產業的新成果、新業態。目前,安徽正加速培育以“量子+”為特色的產業集群,聚集量子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70多家。“安徽造”量子信息產業已逐步服務金融、化工、電力等領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產業生態活力充足,駛上發展快車道。(經濟日報 梁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