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保護知識產權已成全球共識
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保護知識產權 打擊侵權假冒國際合作”分論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論壇邀請了國際組織、駐華使館機構、執法司法部門、行業協會、中外企業代表交流經驗,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全球治理水平提升。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的風險挑戰不斷增加,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假冒已成為全球共識。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保護知識產權,打擊假冒侵權,是促進科技創新和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公平貿易的前提,更是高水平開放的制度保障。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干事愛德華·夸夸表示,知識產權執法是一項必要且值得參與的事業。假冒產品、商標不僅對企業、公共機構有影響,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在醫藥領域,更會威脅消費者健康。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假冒的不懈努力和顯著成效,贏得國際社會充分肯定。
今年1月份至9月份,中國的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商標侵權、假冒專利案件3萬余件,組織開展全國統一銷毀行動,共銷毀侵權假冒商品200多個品種、3300噸,貨值達3.3億元。在今年9月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創新能力排名第11位,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
“知識產權保護鼓勵發明者和創造者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知識產權密集性產業能增加就業、商業和出口,為經濟作出貢獻。”美國駐華使館知識產權參贊孟旺賢表示,美國愿同中國在促進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加強合作。
法國駐華使館知識產權事務參贊、法國國家工業產權局代表魏玉立表示,知識產權犯罪削弱了企業的創新潛力,打擊了侵權假冒國際合作,需要與企業、海關、消費者等各個利益相關方共同合作。
隨著數字化及人工智能(AI)技術越來越廣泛地賦能服務貿易,新服務、新業態、新貿易不斷涌現。當前,直播帶貨、內容電商等新型電商快速發展,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但同時給網絡知識產權保護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對此,全球服務貿易聯盟呼吁要更加關注數字貿易及其知識產權保護議題。
“我們的平臺通過AI技術識別商家上傳的圖片、視頻等,避免首發創意被‘一鍵復制’。”淘天集團副總裁郭穎說,要讓原創商家在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得到成長,保護好他們的權益。( 樊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