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記者 李花)昨天,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了解到,在神舟系列飛船發射任務中,一代又一代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團隊,眾多南航師生、校友,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據介紹,南航科研團隊長期致力于降落傘氣動減速技術研究,為神舟飛船降落傘系統的優化設計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撐,為神舟飛船大型降落傘優化試驗評估方法提供了重要指導。在早期的神舟飛船發射中,南航科研團隊用數年時間,攻關設計了火箭安全運輸到發射場的“減振外套”。南航科研團隊助力解決神舟飛船從太空返回地球后如何迅速、準確地找到返回艙降落地點的技術難題。
在航天飛行過程中面臨失重、亞磁場、噪聲、輻射等特殊環境,航天員的健康狀態對于航天任務的完成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于長期飛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南航科研團隊聚焦航天特因環境,關注腦功能和視覺健康,服務航天員健康。
在系統和裝置上,也閃現著“南航智慧”。南航科研團隊開發的飛船防熱承載結構精密激光焊接與高效增材制造技術,應用于我國載人航天任務中貨運飛船與載人飛船的研發和生產。為保障“天宮”巡天,減少航天器對接過程中會產生的震動和撞擊,南航科研團隊研發了一套電磁阻尼器高低溫測試系統,測試空間環境下電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測試系統目前已經應用到多個神舟系列飛船任務中。
此外,南航科研團隊還參與了“空間結構在軌自主組裝的動態控制”“空間站伸展機構疲勞評估與試驗驗證”“空間站柔性太陽翼設計”“空間站大功率電源系統”“核心艙復雜結構原位多機器人協同裝配技術”“航天級輕質納米真空絕熱板”“空間在軌機器人”“新型空間弱撞擊對接機構及其柔順控制技術”等多個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