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31日,海南省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新聞發布會在海口舉行,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處處長陳斌在會上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陳斌表示,總體上看,33條《海南省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內容范圍涵蓋了建立組織協調機制、加強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加大醫學科技投入、推進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完善科技創新激勵保障政策、營造良好醫學科研環境等六大部分,將平臺、人才、政策、保障、機制等要件統籌考慮,既重投入也重產出,既重明確目標也重實施路徑,既適度提高評價標準也健全了激勵獎勵措施。
一是從文件的制定上來看,充分體現醫療衛生機構在醫學科技創新中的主導地位。醫療衛生機構尤其是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是我省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也是解決全省人民疑難危重癥問題的主戰場。在醫學創新過程中,醫療衛生機構的作用和價值貫穿始終,既是臨床需求的提出者、創新技術的研發者,也是臨床試驗的執行者和藥品藥械的使用者。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學科技創新能力,就是落實“以臨床價值為導向”,聚焦治病需要,將醫療技術、產品、服務與群眾需求更好的對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二是從措施的提出上來看,具體任務結合實際突出海南特色。《若干措施》從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海南實際和特色的任務措施,例如提出要依托“海南省數字療法臨床試驗中心”,推進建設全國領先的數字療法臨床科研示范基地。組建真實世界聯盟和省級藥物臨床試驗聯盟,推動海南省創新藥械研發產業發展。組建省級區域倫理審查委員會,提高倫理質量和效率,防范醫學倫理風險。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共同設立海南省衛生健康科技創新聯合項目,每年安排經費3000萬元,支持省內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實施醫學科研項目等。
三是從措施的推進上來看,注重任務目標的項目化。《若干措施》按照項目清單列表方式,提出了十大“醫學科技創新項目任務清單”,明確了每項任務的實施單位、指導單位和完成時限??茖W合理設計目標任務,突出體現實事求是的原則,支撐重點任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