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回暖、碳酸鋰市價止跌急漲,近一周,鋰電新能源重獲二級市場追捧,相關個股普遍拉升。值此行業回暖之際,江蘇容匯通用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容匯鋰業”)于近日更新招股書,上市進程穩步推進。
(相關資料圖)
創始團隊經驗豐富,掌握多項業內核心技術
容匯鋰業成立于2006年,是國內最早從事電池級鋰產品開發的企業之一,公司創始團隊具有多年行業經驗,技術積累深厚。
據了解,容匯鋰業創始人、董事長李南平是國內最早從事鋰產品研發、生產的資深行業專家,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行業經驗與積累,現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副會長、專家庫專家成員。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國內鋰行業受到來自海外鹽湖鹵水碳酸鋰大幅沖擊的背景下,李南平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全新的氫氧化鋰生產工藝,大大縮短了工藝流程,使得氫氧化鋰的生產成本與碳酸鋰相當,在當時氫氧化鋰市場價格高于碳酸鋰的情況下獲得了與國際廠商競爭的機會。
自2008年起,容匯鋰業就積極投入到新能源產業中,在國內當時以磷酸鐵鋰為主的電池技術路線下,公司自主生產的電池級碳酸鋰產品已廣泛地應用到下游新能源汽車中。
2016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對于能量密度要求的持續提升,三元材料及對應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的需求開始逐步增加,容匯鋰業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在九江新建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于2018年底順利投產,開始為下游鋰電池材料客戶提供電池級氫氧化鋰。
公司成立至今,容匯鋰業核心團隊共參與了現行的14項與碳酸鋰、氫氧化鋰相關的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定。在同行業上市公司中,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分別參與了現行的14項、16項與碳酸鋰、氫氧化鋰相關的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定。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容匯鋰業已取得38項授權專利。公司掌握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的核心技術,包括冷凍法母液提鋰及循環回用技術、冷凍法單水氫氧化鋰的制備技術、連續冷凍法自動化制備工藝、兩次蒸發結晶工藝技術等。
與此同時,容匯鋰業的產品、技術還獲得了多個獎項認可。例如,公司生產電池級碳酸鋰技術被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委員會授予“2010-2012 年度無機化工科技獎—科技進步獎”;高純碳酸鋰技術被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酸堿鹽專業委員會授予“2014-2016年度無機化工科技獎—科技進步獎”;鋰輝石清潔制備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技術開發及產業化被評為“2020-2022年度無機化工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行業回暖業績可期,募資聚焦產能擴張
容匯鋰業主要從事深加工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是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鈷酸鋰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所必須的關鍵材料,貝特瑞、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德方納米等國內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均為公司客戶。
隨著2020年四季度起新能源行業景氣度的逐步提升,在下游新能源行業的拉動下,鋰鹽產品的市場需求、銷售價格均大幅增長,容匯鋰業迎來業績快速增長期。
2020年至2022年(下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5.06億元、15.42億元和59.1億元,2021年及2022年同比分別上升204.74%、283.27%;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38.82萬元、3.7億元和19.05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也大幅提升,各期分別為10.55%、45.72%和49.36%。
但今年一季度,受新能源車需求不振影響,鋰鹽價格持續回調,多家鋰鹽企業一季度業績驟降,下滑趨勢明顯。不過,容匯鋰業的業績仍較為穩健,經公司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收約14億元至16億元,同比增長約31.1%至49.83%;歸母凈利潤約3.86億元至4.03億元,同比增長約-9.21%至-5.09%。
二季度以來,經歷價格瘋狂下跌的鋰價近三周開始止跌反彈,持續上漲。據上海鋼聯5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漲15000元/噸,均價重回30萬元/噸。與此同時,新能源車市也拉響回暖信號,國內頭部新能源車公司4月銷售交付數據均呈現大幅增長勢頭。下游需求及鋰價回暖,將直接利好容匯鋰業業績。
近日,“一季度凈利潤下滑的長遠鋰科擬投資100億元擴產正極材料”的消息也受到業內關注,鋰電行業再現百億規模投資,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企業對二季度以后市場的樂觀預判。
此次創業板IPO,容匯鋰業募資也主要用于擴大產能,公司擬募資30.6億元,其中20.7億元投向“年產6.8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剩余資金用于“研發中心建設工程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招股書顯示,根據國內主要正極材料廠商(磷酸鐵鋰以及三元材料前十大廠商)產能規劃及鋰產品需求情況,到2023年末,上述正極材料廠商對于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的需求量就將達到126.04萬噸,較2021年末增加86.13萬噸。
截至2022年末,容匯鋰業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合計產能為2萬噸,募投項目建成后,公司合計產能將達到8.8萬噸。
容匯鋰業表示,為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及儲能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避免未來因產能不足而制約公司業務的發展、失去強化市場競爭力和提升市場占有率的機會。公司通過本次募集資金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產能,以匹配下游需求的增長。在行業需求持續增加的背景下,有利于公司把握行業景氣度提升所帶來的機遇,提升市場地位及盈利能力。
從銷售情況來看,容匯鋰業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報告期內,公司電池級碳酸鋰的產銷率分別為105.11%、100.67%和95.38%;電池級氫氧化鋰的產銷率分別為107.1%、98.63%和108.65%,均維持在較高水平。
“公司將立足于現有產品,持續加大研發力度,保持在深加工鋰產品及其產業鏈上的技術優勢,力爭成為深加工鋰產品行業內綜合優勢前列的廠商。”容匯鋰業表示。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