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鋁集團與重慶市政府聯合組建中國鋁業集團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高端制造”),并將西南鋁等12家子公司作為鋁加工板塊核心資產,整體劃入中鋁高端制造。
4年來,中鋁高端制造已成為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鋁加工企業,不斷為國家重大工程,尤其是航空航天項目重點保供,并致力于民用高端鋁基新材料研發生產。
(資料圖片)
5月22日,東航首架C919客機繼續進行驗證飛行,首次飛抵南京祿口機場。上月底,據中國商飛消息,海航航空集團與其在上海簽署百架飛機采購協議,其中包括60架C919飛機確認訂單。此前,C919的訂單就已經超過了1000架。
作為中國人自己研制的大飛機,C919的種種動態,都吸引著世界關注。這背后,離不開重慶這家企業的身影——中鋁高端制造。
不僅是C919,“神舟”系列飛船、“嫦娥”系列衛星、“長征”系列火箭等“大國重器”,其關鍵高精尖鋁合金材料,大部分都由中鋁高端制造旗下企業提供。
△西南鋁成功研制出重型運載火箭用直徑10米級鋁合金環件。受訪者供圖
攻關16年
“記得大飛機剛立項,是在2007年。”中鋁高端制造黨委書記、董事長范云強此前在西南鋁工作多年,回憶起與大飛機的淵源,頗為感慨。
彼時,大飛機的立項,讓所有航天人都興奮不已。但造飛機的材料從哪來?這是擺在大家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作為中國人自己的飛機,肯定要實現材料自主可控。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便可以生產軍用飛機的鋁合金,但直到2010年,仍生產不出民用飛機的材料。
接下攻關任務的,是西南鋁。
西南鋁早在三線建設時期就扎根重慶,多年來在軍用航空鋁材方面已達業界領先水平。“但民用航空與軍用航空不一樣。”范云強說。
為何?范云強解釋道,民航用于載人,對安全性要求特別高,需要通過適航認證,美國、歐洲都有自己的認證管理體系。隨著大飛機項目啟動,中國也建立了這套體系,所有型號的材料都必須滿足各項標準才能應用。從研發到應用、認證,軍用材料的周期一般5到10年,民用則需要15年左右。
復雜的流程、漫長的周期,為材料研制帶來諸多難點。在材料生產過程中,必須滿足連續穩定生產10爐以上這一條件,只要任何一批出現任何問題,就要歸零,從頭開始。
△西南鋁技術員在測量C919飛機用模鍛件。受訪者供圖
“有一款7085先進鋁合金,研制出來后,經過了2輪實驗室驗證,很快所有性能都達標了。但一旦擴大到工業化生產,性能穩定性就出現了問題,不是這個工序,就是那個工序出問題。無數次推倒重來,花了一年多時間才達標。”范云強說。
這只是一個縮影,西南鋁為大飛機研制的大多數關鍵結構件,往往要在數萬個數據中摸索,經歷上千次試驗、報廢數百噸材料,才最終實現穩定化生產。范云強說道,光是 C919項目就成立了2個攻關團隊,一線研發科研人員一百多人,包括老中青三代,很多人進廠時還是毛頭小伙子,經過十幾年的打磨,已成長為核心技術骨干。
如今,西南鋁已為C919提供30個規格、600余件鋁合金材料,主要應用于機翼、起落架等部位,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可以說,大飛機關鍵鋁合金結構件的國產化率,通過十幾年的努力攻關,實現了從0到50%的跨越。”范云強表示,下一步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實現100%關鍵結構件完全自主可控。
△中鋁高端制造黨委書記、董事長范云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抓住機遇
“在重慶,我們發現了一片新的藍海。”中鋁高端制造技術部負責人王強興奮地說。
重慶是汽車重鎮,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汽車材料輕量化提出更高要求。而鋁,正是輕量化最理想的材料之一。不過,由于加工成型性和可修復性比鋼材差,加之成本偏高,鋁在汽車中的應用還受到較大的限制。
“我們組建了專門團隊,形成了從結構設計、生產過程開發、應用評價和產品認證全流程服務能力,根據汽車結構特點,開發出全鋁的乘用車、廂式貨車等。這些車型由于重量減輕,使用過程中油耗和電耗大為降低,續航明顯提升。”王強表示,雖然用鋁的成本要高出30%-50%,但它是100%可回收的,回收能耗很低,隨著低碳發展的需求,鋁合金在汽車上的應用市場將會實現更加快速的增長。
△西南鋁技術中心項目組在研究國產大飛機用模鍛件工藝開發技術。受訪者供圖
如今,中鋁高端制造與多家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以及上游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了聯合攻關團隊,系統解決汽車輕量化問題。王強說,企業從20年前就開始組建團隊,做一些技術攻關和積累,到現在不斷發展壯大,已形成40人左右的規模。
此外,中鋁高端制造還在重慶市經信委的指導下,牽頭成立了輕合金產業鏈創新聯合體,通過聯合上下游區域優化資源,培育壯大重慶先進材料產業集群,提升輕合金創新水平,為重慶相關產業發展提供輕量化配套。
△西南鋁4300毫米熱軋機在生產鋁合金大寬板。受訪者供圖
立足重慶
當時為何選擇在重慶建立中鋁高端制造?范云強告訴記者,首先是西南鋁等長期扎根重慶,建設了產業基地,使中鋁高端制造有長期融入重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
同時,重慶本身就是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擁有制造業全部31個大類行業,在內需市場中擁有廣闊的輻射半徑、市場空間和產業發展空間。
如今看來,這一選擇是正確的。落地重慶以來,中鋁高端制造實現了良好發展,2022年營業收入突破400億元大關,利潤總額站上10億元臺階。
△西南鋁出品7050 鋁合金鍛件榮獲中鋁質量獎“產品質量獎”。受訪者供圖
今年以來,重慶不斷加大在空天信息領域布局,逐步引進了一大批相關企業,這也為中鋁高端制造帶來新的機遇。范云強表示,未來將以“紅旗工程”為牽引,聚集優秀人才和急需資源,提升國家重大工程產品保供能力;以科技創新為驅動,落實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方案,構建“自主培育、開放吸收”的研發資源良性循環模式,引領行業自主創新。
放眼未來,中鋁高端制造在“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提升產銷規模,強化裝備支撐,深化產品結構調整,并進入資本市場實現上市,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以科技創新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躋身世界一流鋁加工企業行列,奮力打造雙千億產業平臺。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佘振芳/文
石濤、蔣曦/圖
羅杰、許凌翰/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