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間,富臨精工(300432)發布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4,673.2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6.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69,539.4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2.17 %。
按業務類別看,鋰電正極材料業務表現最為搶眼,營業收入同比增645.89%,達 48.78億元,占營收比重由上一年的24.62%飆升至66.40%;新能源及混合動力零部件緊隨其后,營業收入同比增281.33%。新能源業務成為拉動公司發展的新引擎。
主動應變 強化鋰電正極材料技術優勢
(相關資料圖)
2022年,得益于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主機廠大量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帶動,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快速增長。良好前景觸發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擴產潮,伴隨產能放大,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的現象逐漸顯現。
富臨精工子公司江西升華作為高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供應商,主動把握市場變化,通過強內固外,積極應對新挑戰。
對內,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產品技術升級,與戰略客戶協同研發新一代磷酸鐵鋰產品;投資新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擴大鋰電正極材料產品市場規模,努力提升產能產量。
對外,積極引進產業鏈生態伙伴及戰略投資者,與寧德時代、蜂巢能源等知名客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與上游鋰礦及鋰材料企業、鋰生態企業在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及鋰電上游原材料產業布局及產業投資方面建立持續、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進一步保障公司磷酸鐵鋰業務上游鋰資源的供應和成本優化,增強公司新能源磷酸鐵鋰業務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022年,公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新增產能快速提升并逐步釋放,持續批量供應,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生產經驗、產能規模和客戶粘性優勢,公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目前正在產能布局、中高端市場占位、供應鏈布局及持續降本等方面為未來競爭力持續提升打下基礎。
主動適應市場 合理調整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
基于“智控領軍、鐵鋰龍頭”的戰略目標,公司一手全力加碼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一手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電控及增量零部件業務。2022年得益于前期加大研發投入、產能布局以及深化新能源、新勢力車企客戶合作關系,公司新能源汽車及混合動力增量零部件業務產品線逐步進入收獲期并貢獻業績。
具體來看,公司600W、400W、450W、200W電子水泵系列已在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量產,并新獲得比亞迪、長安汽車、奇瑞汽車、柳州賽克和主流新勢力增程器等多個客戶項目定點;電子油泵供高效油冷電驅系列動力總成,進入批量生產;已經定點的純電主流新勢力油泵順利交樣,預計2023年投產;配套聯合電子交付主流增程式新勢力的減速器,和配套油冷電驅動的強勁新勢力的減速器項目已正式量產,營收逐步擴大;智能懸架CDC電磁閥通已順利批量投產,終端供貨上汽、長安和紅旗以及新能源龍頭企業項目;已經定點的新能源龍頭比亞迪公司項目順利進行,預計2023年批量投產。
面對新能源汽車智能電動市場對國內國際產業鏈帶來的變化,富臨精工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
在下游整車企業開始自主開發電驅動總成之際,公司及時調整產業布局,并成功獲取了主流客戶的動力總成項目,縱向整合并賦能公司齒軸、差速器部件;基于熱管理系統行業未來市場空間和單品價值較大的潛在趨勢,公司綁定優質客戶,積極布局細分賽道,向上打造系統解決能力,向下賦能小水泵、水閥、執行器等子零件產品平臺化和爆款化,快速提升單品競爭力。
報告期內,公司汽車零部件產品已經形成主機市場為主、售后市場為輔,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快速突破的格局。其客戶涵蓋上汽、廣汽、比亞迪、華為、聯合電子、吉利、長城以及“造車新勢力” 代表理想、蔚來、小鵬等國內自主品牌主機廠,以及大眾、通用、福特、豐田、日產等國內合資品牌主機廠。
從全球發展趨勢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成長性仍在延續。隨之帶來的是對產業鏈的整體拉動。富臨精工在公告中表示,面對行業機遇,公司將繼續優化、夯實業務布局,持續推進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加強與產業鏈生態伙伴的深度合作,實現在新能源賽道的穩健增長與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