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一帆
4月19日,面對突如其來股價跌停,工業富聯(601138)晚間發布澄清公告,否認公司丟失訂單的網絡傳聞。從盤后龍虎榜數據來看,各路資金分歧較大。
根據公告,工業富聯第一時間關注到在網絡平臺上流傳的關于公司丟失訂單的不實報道,并立即展開核實。經核實,上述傳聞均為不實傳聞,“目前公司與現有客戶合作均正常開展,訂單情況持續穩定,業務均有序正常推進,且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業富聯向證券時報記者回應,經與網絡平臺溝通核查,傳聞中的媒體并沒有刊發該不實信息,屬個別網友冒用媒體名義捏造不實內容。工業富聯強調,公司發布的信息以在指定報刊和網站刊登的公告為準,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這是股價跌停后,工業富聯的第二輪發聲。在4月19日盤后,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曾回應,“股價走勢是市場波動,公司內部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市場上當日所流傳的“丟單傳聞”其實并不成篇,支離破碎的內容沒有明確介紹訂單的流入、流出去向,目前也已經在中文互聯網銷聲匿跡。記者查閱海外財經媒體,近期與工業富聯相關的報道主要集中在郭臺銘的個人事務上,并無關于訂單變化的內容。
近期,工業富聯被作為AI算力概念股之一被資金熱捧,大權重股的突然走弱連累了整個板塊。
19日早間,Wind統計的AI算力指數盤中最大漲幅一度高達4%。但午后工業富聯股價下行開始,整個板塊走勢同步下行,浪潮信息、新易盛、紫光股份、首都在線等個股均由漲轉跌。截至收盤,AI算力指數漲幅縮窄至1.47%。
從盤面表現來看,工業富聯4月19日全天成交額51.69億元,在近期的火熱行情中并不算高。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各路資金分歧較大,北向資金甚至呈現凈買入態勢。
具體來看,北向資金以5.4億元的買入金額和4.3億元的賣出金額,同時位居買一、賣一席位。有兩個機構席位合計賣出約2億元,但也有一個機構席位買入1.79億元。在游資方面,國泰君安寧波廣福街、東興證券合肥潛山路為賣出主力,中信證券杭州富春路等為買入主力。
事實上,工業富聯3月以來漲幅極大,今日跌停后公司股價仍較2月底漲超80%。根據Wind統計,工業富聯市盈率約為19倍,處于近三年來的最高位,也高于其上市以來的九成時間。
在3月29日,工業富聯就經歷過一次盤中驚魂。當日午后開盤的半小時內,工業富聯放量成交22億元,一度迫近跌停,不過隨后快速回升,收盤時跌幅收窄至1.76%。
工業富聯3月中旬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良好,整體符合預期,全年營收達5118.50億元,同比增長16.40%;歸母凈利潤200.73億元,同比增長0.30%,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在財報中,工業富聯也提及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并表態將持續推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技術策略,圍繞科技創新積極布局新事業,逐漸聚焦“半導體生態、新能源車零部件、大數據、機器人”等新的產業方向,在鞏固原有業務的前提下,積極開拓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