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9月水暖閥門龍頭企業萬得凱登陸創業板后,又一家水暖閥門制造商——寧波華平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平智控”)走到了創業板上市的門口。4月12日,華平智控首發上會。
此次IPO,華平智控擬募資4.22億元,分別投向年產1900萬套銅制閥門及配件生產線擴建項目、研發運營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從兩輪問詢到審核中心意見落實,華平智控的創新性和成長性一路被追問,此外,實控人手握公司100%表決權、大客戶“依賴癥”或成上市“攔路虎”。
【資料圖】
實控人掌握100%表決權
華平智控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銅制水暖閥門及配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球閥、閘閥、截止閥、止回閥、過濾器配件等閥門及配件。
從股權結構看,華平智控目前由華平投資、呂杰平、華一水科技分別持股78.75%、15%、6.25%。其中,華平投資由呂杰平、呂剛剛父子分別持股90%、10%,華一水科技由呂杰平、呂剛剛、呂剛剛配偶鮑敏分別持股81.67%、10%、8.33%。
呂杰平直接間接合計持股90.98%,為華平智控實際控制人。與此同時,公司100%表決權全歸于呂杰平一人,這在IPO企業中并不常見。
華平智控在招股書中表示,本次發行上市完成后,公司實控人呂杰平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或其他方式,實控人對公司發展戰略、生產經營決策、人事安排、財務決策和利潤分配等方面施加重大影響,存在利用其控制地位損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東利益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華平智控在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之前,還發生了一個“插曲”。
2022年3月,呂剛剛因郵遞購買某神經科診所開具的處方藥物中有成分屬于我國二類管制精神藥品而被刑事立案。據了解,呂剛剛自2017年起為治療抑郁癥,多次在境內外醫院就診。
2022年7月,警方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呂剛剛追究刑事責任,出具了《撤銷案件決定書》,并解除呂剛剛取保候審。
不過,此事還是對華平智控有一定影響。
在招股書中,華平智控淡化了呂剛剛的履歷。2022年3月,呂剛剛因身體原因辭任董事、總經理職務,其辭任后由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呂杰平擔任總經理。同月,呂剛剛配偶鮑敏被選舉為公司董事。
前五大客戶占主營收入近八成
據招股書披露,呂杰平、鮑敏以及呂杰平之女呂夢夢均具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華平智控的收入也主要來源于海外市場。2020年至2022年(下稱“報告期”),華平智控來自境外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0.54%、93.72%和94.66%。
從業績來看,報告期各期,華平智控分別實現營收3.4億元、5.09億元和5.11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660.64萬元、8633萬元和9650.47萬元。
業績增長的同時,華平智控對大客戶的依賴度也在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66%、77.12%和79.33%,其中對第一大客戶RWC(水暖系統生產商,澳大利亞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32.97%、29.24%和33.48%。
對比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華平智控的客戶集中度明顯較高。2020年和2021年,萬得凱、永和智控等可比公司的客戶集中度均值分別為47.43%、46.95%。
華平智控表示,如果未來公司技術水平、產品質量以及持續更新能力不足,則可能影響公司與主要客戶的業務合作,對公司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如果客戶自身經營情況發生不利變化或者產品結構調整,降低對公司產品的采購,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華平智控還存在客戶、供應商重疊的情況,前五大客戶中,公司存在向三家客戶既有銷售又有采購的情形,其中華平智控對RWC近三年的采購額分別為631.31萬元、383.76萬元、272.97萬元。
核心技術人員僅有兩名,創新性存疑
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三創四新”。
財經網注意到,在兩輪問詢和一輪審核中心意見落實中,深交所均要求華平智控說明公司創新性和成長性的具體體現,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華平智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167.09萬元、1662.02萬元和1799.86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44%、3.26%和3.52%。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其研發費用率略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但從研發成效來看,截至2022年末,華平智控共擁有專利19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報告期內,公司無新發明專利,已有的發明專利為2013年、2016年和2017年獲得授權。
研發人員配置上,截至2022年末,華平智控共有員工499人,其中研發人員57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1.42%。而研發人員中,公司僅有王鑒憲和童彬霞2名核心技術人員。
據招股書披露的二人履歷,王鑒憲出生于1952年,現年已70歲,大專學歷,在華平智控已任職12年,報告期內主導完成“高強度緊湊型雙排球閥研制”“雨淋消防系統液動警鈴研制”“外置式對稱磁場組件排污雜質分離器研制”“無泄漏黃銅快接管件結構優化研究”等9個重點研發項目。
童彬霞同樣為大專學歷,在華平智控已任職19年,報告期內主導完成“一體式可視流量計平衡閥研制”等9個重點研發項目;參與“一種流量可調節水閥”“可調壓安全閥”等5項實用新型專利。
蹊蹺的是,財經網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檢索發現,華平智控所擁有的5項發明專利的發明人并非上述兩位核心研發人員,而是吳林平,甚至在童彬霞參與的實用新型專利中,發明人也出現了吳林平的名字。
吳林平何許人也?
據招股書披露,吳林平1967年出生,本科學歷,1988年10月至1993年12月任寧海縣薛岙鄉勝龍村委會會計;1994年1月至2001年3月任寧??h冶金備件廠財務人員;2002年4月至2009年12月任寧波溫泉制刷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2010年7月,加入華平智控,現任公司董事。
試問,一個從業經歷主要為會計行業的員工為何能成為華平智控5項發明專利的發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