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月3日,上海榮正企業咨詢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度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踐統計與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A股股權激勵計劃總公告數為762個,較2021年下降8.41%。其中,首期公告數量為362個,較2021年下降17.73%;多期公告數量為400個,較2021年增加2.04%。
從A股各板塊來看,2022年,創業板超越主板成為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數量最多板塊,達到240個,占總公告數量31.50%;深主板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數量176個,占總公告數量23.10%;滬主板股權激勵公告數量173個,占總公告數量22.70%;科創板公告155個股權激勵計劃,占總公告數量20.34%;北交所公告18個股權激勵計劃,占總公告數量2.36%。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民營上市公司共公告股權激勵計劃663個,占比87.01%,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68個,占比為8.92%。從整體層面來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推進速度自2009年以來逐步加快,同時,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加速落地,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計劃的數量在過去5年間不斷增長。
從行業分布來看,2022年A股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最多的行業依然是制造業,達566個計劃,占比74.2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位居第二位,股權激勵計劃數量達到92個,其次是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股權激勵計劃數量均為20個。
在股份來源方面,2022年A股市場公告的762個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中,85.04%的計劃選擇了定向增發方式,8.40%的計劃選擇從二級市場回購公司股票,還有6.30%的計劃選擇定向增發與二級市場回購相結合的方式,另有2個計劃以虛擬股票為標的。
值得關注的是,多期股權激勵計劃已成為常態。報告指出,2011年至2016年股權激勵計劃多期公告占比,由2011年的8.73%增長至2016年的52.02%;2017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推行首期股權激勵計劃力度加大,股權激勵計劃多期公告占比維持在略低于40%水平。2019年至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多期公告占比在46%-49%間小幅波動;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多期公告占比創下52.49%新高。
整體來看,2022年A股股權激勵數量較2021年小幅回落,略高于2020年整體水平。報告分析,隨著市場進一步發展為股權激勵操作提供更多靈活性和可能性,隨著股權激勵機制在公司戰略層面的意義日益凸顯,隨著多期趨勢和行業龍頭在市場的標桿效應逐漸體現,未來的股權激勵市場必定會實現穩健增長。可以預見,2023年A股市場股權激勵將進一步體現“共富裕、嚴監管、規范化、常態化”的發展態勢。
據介紹,《報告》所述A股上市公司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經上市交易的5067家A股為研究樣本,其中滬主板共1668家、深主板共1504家、科創板共501家、創業板共1232家、北交所共16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