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證監會《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簡稱《方案》)已印發。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上市公司結構更加優化,市場生態顯著改善,監管體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邁上新的臺階。
證監會上市部主任李明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如果說過去兩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的主要特點是‘治亂’;那么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一輪方案的核心將是‘提質’。”
據了解,新的方案主要堅持四方面原則,包括堅持立足國情市情,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監管主責主業,堅持共建共享共治。
《方案》在優化制度規則體系、聚焦公司治理深層次問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優化上市公司整體結構、推動上市公司穩健發展、健全打擊重大違法長效機制、加快上市公司監管轉型,以及加強協作聯動八個方面提出相應措施。
其中,在聚焦公司治理深層次問題方面,核心措施包括:健全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規則,引導獨立董事歸位盡責、權責匹配、有效履職。推動完善公司治理內部機制,強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誠信義務,完善法律規則,加強責任追究。
在優化上市公司整體結構方面,方案核心措施包括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推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和業務整合,將更多優質資產置入上市公司,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打造更加規范有活力的民營上市公司等。
證監會還將強化“入口”和“出口”端,以及融資端。《方案》明確,在入口端,將持續落實優化發行上市條件的要求,嚴把審核質量關,加大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扶持力度。在融資端,持續優化資本市場融資制度,完善并購重組監管機制,更好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融合。在出口端,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堅決把“空殼僵尸”和“害群之馬”清出市場。
本文綜合自證券日報網、新華社、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