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豪擲160億跨界鋰礦后,國內鐵礦石龍頭大中礦業(001203.SZ)11月23日再披露一新項目,加碼鋰資源布局。
大中礦業公告稱,公司跟國城控股、上海錦源晟、景成投資(統稱為“聯合投資主體”)擬在赤峰市、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打造鋰電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區,計劃投資200億元。
具體來看,上述產業園區擬建設八個項目:
(資料圖片)
投資約20億元建設4萬噸/年碳酸鋰項目;約20億元建設4萬噸/年鋰鹽項目;約70-80億元建設新能源電站開發項目;約46億元建設25萬噸/年磷酸鐵、磷酸鐵鋰項目;約40億元建設10萬噸/年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約20億元建設10GWh鋰電池制造項目;電池PACK和公共儲能電站投資項目,首期計劃投資約2億元;充換電站投資項目,預計直接投資額約7000萬元。
大中礦業表示,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具備豐富的礦山采、選、冶技術,儲備了優秀的采、選、冶管理團隊,在本項目礦山采、選、冶開發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聯合投資主體中,國城控股主營業務為礦業投資,礦業投資礦產品及金屬國內貿易等;上海錦源晟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回收工藝、勘探科技、冶煉科技專業領域內的技術開發等;景成投資主要從事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咨詢、投資,新能源設備制造等。
大中礦業是我國大型鐵礦石企業,公司有著20多年采礦領域的經驗,鐵礦資源儲量豐富,主要產品為鐵精粉和球團,主要作為鋼鐵生產企業冶煉鋼鐵的原料。公司目前擁有內蒙和安徽兩大礦山基地,鐵礦石儲量合計約為5.22億噸,約占全國查明儲量的6.09‰。
2021年5月,大中礦業成功登陸深交所主板。上市首年,大中礦業便交出了滿意的“答卷”。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8.95億元,同比增長96.05%;歸母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174.47%。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拉動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攀升,大中礦業也開始向鋰礦領域進軍。
2022年10月19日,大中礦業與臨武縣人民政府簽署關于碳酸鋰開采的《合作備忘錄》。公司及下游企業擬在臨武縣投資建設含鋰多金屬露天礦采選、碳酸鋰及電池項目,預計總投資160億元。
對于此次跨界,大中礦業表示,公司自上市以來,一直關注以“去碳化”為導向的新材料、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機會,積極布局新能源業務領域,實現戰略資源儲備。當前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鋰礦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需求。
該跨界消息發布后,大中礦業10月19日午后開盤股價直線拉升,直至漲停,封單近90萬手。10月20日,大中礦業開盤后即一字板漲停,封單40.6萬手處,截至收盤仍未突破,報收12.12元/股。
今年前三季度,大中礦業實現營業總收入36.70億元;歸母凈利潤9.32億元。民生證券研報指出,前三季度,下游鋼鐵行業需求較為疲軟,鐵精粉、球團市場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跌,其中鐵精粉價格同比下跌21.87%,球團價格同比下跌18.52%。
德邦證券認為,在儲量和產能超出同業的情況下,大中礦業擬布局新能源產業,布局鋰礦,看好公司產能落地后業績增長及鋰礦資源帶來的業績潛力。
截至11月23日收盤,大中礦業股價報收15.89元/股,總市值239.62億元,近一個月以來,公司股價上漲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