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洋合 制圖
(資料圖片)
數據來源:上證報資訊 截至10月30日20時
截至10月30日20時,A股共有496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合計營收同比增長8.5%,合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合計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同比增長近六成。
作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排頭兵,上述已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共有4076家實現盈利,占比82.13%。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展現出的韌性與活力,為中國經濟全年“答卷”繪制出扎實的成長底色。
分板塊來看,聚集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北交所市場和匯集大量“硬科技”公司的科創板表現亮眼,前三季度合計營收增速分別為35.77%、33.07%,合計凈利增速分別為22.7%、24.68%,領先A股整體增勢。
分行業來看,在經濟發展轉型背景下,鋰電、光伏等新能源賽道動能強勁;在行業周期回升趨勢下,煤炭、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加速回暖。
A股公司整體業績穩中向好
今年前三季度,A股公司整體增速高于經濟整體水平,進一步凸顯了上市公司在穩經濟、促就業、保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基本盤”。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4963家已披露三季報的A股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收52.33萬億元,同比增長8.5%;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39萬億元,同比增長3%;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合計8.35萬億元,同比大增58.14%。
單看第三季度,上述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76萬億元,環比下降0.92%,同比增長7.01%;合計歸母凈利潤1.38萬億元,環比下降11.1%,同比增長0.97%。
A股公司的整體增長,背靠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國家統計局10月24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3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環比數據上,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9%。
另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4.8億千瓦,同比增長8.1%。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同比增長16.9%;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6億千瓦,同比增長28.8%。反映在相關產業上,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2.5%、33.7%。
新能源“馳騁”綠色賽道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喜人,帶動鋰電池行業業績快速增長。以鋰電池龍頭公司寧德時代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03.4億元,同比增長186.72%;實現歸母凈利潤175.92億元,同比增長126.95%。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增速更是高達232.47%、188.42%。
隨著今年鋰鹽價格一路水漲船高,產業鏈利潤分配也逐步向上游礦企傾斜,讓部分自有鋰礦的上市公司“擁礦為王”。以天齊鋰業為例,受益于早年大手筆投資鋰礦礦山,今年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80.19%,歸母凈利同比增長1173.35%。
除了新能源汽車業績“疾馳”外,隨著傳統裝機旺季的到來,光伏產業也迎來業績爆發。光伏龍頭企業隆基綠能日前披露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70.35億元,同比增長54.85%;實現歸母凈利潤109.76億元,同比增長45.26%。同樣,大全能源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46.77億元,同比增長197.15%;實現歸母凈利潤150.85億元,同比增長237.23%。
傳統行業轉型謀高質量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31個申萬行業中有逾六成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約半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農林牧漁以193.43%的凈利潤同比增幅位居榜首,有色金屬以80.14%的數字緊隨其后,“探花”為前三季度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69.18%的煤炭行業。
具體來看,農林牧漁板塊延續二季度的增長態勢。如華綠生物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8億元,同比增長38.39%;實現歸母凈利潤6692.48萬元,同比增長1728.17%。業績大增主要系公司產品產銷量增加,食用菌價格尤其是金針菇價格同比上漲顯著。
技術創新驅動傳統業態變革。以有色金屬行業為代表,金力永磁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13億元,同比增長78.66%;實現歸母凈利潤6.87億元,同比增長95.41%。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使用晶界滲透技術生產6875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產品,同比增長58.56%,占同期公司產品總產量的72.21%。
業績增長與綠色轉型成為煤炭行業的發展“雙主線”。中國神華三季報顯示,今年1至9月,公司累計實現商品煤產量235百萬噸,同比增長5%;總發電量142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7%。反映在業績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504.89億元,同比增長7.5%;凈利潤591.31億元,同比增長45%。
此外,包括快遞、醫藥、旅游等在內的不少上市公司,三季度經營業績均有明顯改善,釋放出陣陣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