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海洋經濟,加碼高端化,三友化工(600409.SH)擬設子公司投建項目。
9月19日,三友化工披露,公司擬以自有資金10億元在曹妃甸化學工業園區投設全資子公司,作為發展海洋精細化工項目的實施主體。
對于此次投資,三友化工表示,發展曹妃甸精細化工產業鏈是公司“三鏈一群”戰略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將主業向高端延伸發展。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由于國家環保政策趨嚴、環保指標更加細化和嚴格,三友化工所在的基礎化工行業,面臨著轉型壓力。
基于此,三友化工提出積極落實向海洋轉身、向綠色轉型、向高質量轉變的“三轉”戰略,加快推進“三鏈一群”產業布局構建,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此次設立子公司就是其積極推進轉型的一環。
為加快發展特色海洋經濟,壯大循環經濟規模,發展“三鏈一群”,三友化工曾于年初披露總投資規模約570億元的計劃。
其中,160億元用于發展曹妃甸精細化工產業鏈,220億元用于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項目,與此次設立子公司關系緊密;此外,還有190億元用于“兩堿一化”循環經濟產業鏈和有機硅新材料產業鏈。
資料顯示,三友化工成立于1999年,于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主營業務包括粘膠短纖維、純堿、燒堿、聚氯乙烯等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受周期等因素影響,近年來,三友化工業績呈現波動。
2017年公司營收突破200億,達202億元,凈利潤達18.89億元創下高峰。隨后,公司業績接連出現下滑,2020年營收為177.8億元,跌破200億元,凈利潤為7.17億元。
2021年,隨著化工行業的景氣度提升,三友化工業績出現逆轉。當期,其實現營收231.8億元,同比增長30.38%;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6.71億元、16.26億元,同比分別大漲133.04%、156.2%。
今年上半年,三友化工再陷增收不增利。報告期,其實現營收122.5億元,同比增9.46%。但受原材料上漲、環保管控,主導產品產銷量同比減少所致,其凈利潤為7.3億元,同比下滑37.46%。
值得一提的是,三友化工不斷推進研發,加碼高端化。
據choice數據,2018至2022年上半年,三友化工研發費用分別為4859萬元、5447萬元、1.93億元、2.21億元、1.05億元,保持增長趨勢。今年上半年,三友化工還通過簽訂協議工資等方式,引進技術型和科研型人才近80名,完善研發團隊。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三友化工管理費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趕超凈利潤。數據顯示,2018—2021年,三友化工管理費分別為15.81億元、15.13億元、14.51億元、17.24億元,共計62.69億元,為同期凈利潤1.35倍。
今年上半年,三友化工管理費為7.68億元,同比下滑2.41%,占當期凈利為85%。其中,職工薪酬高達4.92億元,占比64%,成為推動管理費居高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