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一則網傳聊天記錄截圖,攪動醫美板塊。9月19日,A股醫美概念板塊遭遇重挫,千億龍頭愛美客盤中放量一度大跌近12%,創近一年盤中最大跌幅。截至收盤,華熙生物跌超10%,朗姿股份、昊海生科、華東醫藥均跌超6%。
消息面上,市場有傳言稱,監管部門將整頓渠道醫美,內容包括檢查醫院財務問題,醫美機構客戶名單等。
不過,財經網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愛美客、華東醫藥、昊海生科,公司均表示不了解傳言的真實性,未收到相關政策通知。
(資料圖片)
另據中新經緯報道,華熙生物內部人士表示,可能跟行業整頓有關系,但對公司的影響應該是微乎其微。
監管利劍高懸
天眼查顯示,7月22日,杭州古名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古名”)收到杭州市稅務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杭稅稽罰(2022)44號)。
圖源:天眼查
處罰事由顯示,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杭州古名分支機構千和醫療美容診所為客戶提供醫療美容項目服務,利用個人銀行賬戶收取服務款并隱匿收入超47.55億元,在此期間,該公司通過賬戶中隱匿收入孳生的利息收入約為2879.68萬元。
處罰結果為,杭州市稅務局對杭州古名隱匿收入少繳稅款的行為定性為偷稅,并對少繳的企業所得稅約1.47億元處百分之六十罰款,罰款金額合計約8827.27萬元。
無獨有偶,8月18日,蘇寧環球(000718.SZ)披露公告稱,控股子公司無錫蘇亞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近日收到無錫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出具的《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擬對無錫蘇亞偷稅行為處應追繳企業所得稅一倍罰款計488.35萬元。
據了解,無錫蘇亞通過快錢支付系統和拉卡拉支付系統將收取的部分營業款未入賬,合計少申報營業收入2512.4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9月15日,中消協發布醫療美容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包括單方面約定預付卡(充值卡)有效期、單方約定醫美手術費等一律不退、經營者通過設置嚴苛附加條件推卸自身責任、退款時按照商品和服務的原價抵扣費用、單方面規定美容院對簽訂的合同有唯一解釋權等情形。
醫美上游更具韌性
事實上,從2021年8月開始,監管力度升級,針對醫美產品、機構、營銷宣傳渠道等各環節實行了全方位整頓,2022年醫美行業邁入合規發展元年。
所謂渠道型醫美機構,主要是根據醫美消費者來源進行界定,渠道型醫美機構與消費者之間往往存在“中介者”,充當橋梁與紐帶,這些中介者為個人、美容院等。
整頓渠道醫美對行業有何影響?
有市場觀點認為,從短期看,或將影響醫美機構獲客,從而在一定程度影響醫美產品的銷售,但長期來看,如果通過行業整頓擠掉渠道費用泡沫,致產品終端價格下降,則有可能刺激消費需求。
東興證券此前研報指出,醫美行業的監管舉措主要影響中小型非合規機構,有望加速行業供給端出清,帶動市場集中度提升,利好存量大型合規機構。長期看,監管規范化的過程,也是對消費者進行合規產品教育的過程,健康有序、信息透明的醫美市場將激發群眾的消費信心,有望推動行業實現長期良性擴容。
“相比之下,醫美行業上游更具韌性。”萬聯證券表示,醫療美容廣告的嚴監管短期內或將提高直客機構的獲客成本,疊加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醫美機構的打擊,將在中長期放大頭部合規機構的資質牌照以及口碑優勢,有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長期的健康發展。
從上半年業績情況來看,醫美行業上游“大放異彩”。
“醫美三劍客”中,華熙生物、愛美客分別實現歸屬凈利潤為4.73億元、5.91億元,同比增長31.25%、38.90%。昊海生科稍顯掉隊,實現歸母凈利潤7103萬元。華東醫藥旗下醫美板塊實現營收8.97億元,同比增長130.25%。
而在中游服務機構中,華韓股份凈利潤同比下滑29.26%;朗姿股份醫美業務營收6.29億元,占總營收34.76%,上半年整體由盈轉虧,虧損1068.95萬元;蘇寧環球醫美業務營收0.75億元,同比增加2.66%,占總營收比例有所增長,但占比整體仍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