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8月25日,小分子CDMO龍頭公司凱萊英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41億元,同比增長186.4%;實現凈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305.31%。
(資料圖)
根據此前業績預告,凱萊英預計上半年營收約為47.91億元—50.58億元,凈利潤約為282.99%—305.97%。由此來看,公司上半年業績落在預告上限。
半年報同時披露,截至半年報披露日(8月25日),凱萊英在手訂單金額約為14.7億美元。對此,凱萊英在半年報中表示,盡管國內外融資環境發生一定波動,受益于創新藥行業整體依然保持穩定發展,外包滲透率穩步提升,以及公司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公司訂單強勁增長。
不過,根據2021年年報數據,截至2022年3月30日,凱萊英在手訂單總額為18.98億美元。因此,對比來看,凱萊英訂單金額出現小幅下滑。
資料顯示,凱萊英成立于1998年,主要為醫藥企業以及生物技術公司提供醫藥外包服務,屬于國內頭部CDMO一站式綜合服務商,其醫藥CDMO服務主要包括臨床階段和商業化階段兩個方面。
根據產業鏈位置的不同,醫藥外包服務又分為CRO、CMO、CRMO和CSO,這四大類公司又被統稱為CXO。其中,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Organization)也即合同研發生產組織,服務包括工藝開發、放大及商業化生產服務,對于新藥研發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藥物臨床應用及商業化成功的可能性。
相比傳統的合同生產服務企業(CMO),凱萊英以加強“D”(Development)的能力為戰略重點并不斷提升,能夠迅速解決客戶面臨的新型、復雜的工藝難題與技術挑戰,并迅速實現從實驗室到大規模放量生產。
近年來,受益于跨國大藥企研發外包滲透率的提升及國內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日益增長的需求,國內CRO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2014年-2021年,凱萊英凈利潤由1.02億元增長至10.69億元,7年內凈利潤增幅超過10倍。
從細分業務上看,今年上半年,公司臨床階段CDMO解決方案實現營業收入9.68億元,同比增長16.73%;商業化階段CDMO解決方案實現營業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366.79%。
有醫藥行業專業人士對財經網表示,相比博騰股份、合全藥業(藥明康德子公司)等競爭對手,凱萊英的競爭優勢在于藥品生產工藝開發技術更為先進,大客戶資源優勢突出。在2020 年銷售額排名的全球前 20 大制藥公司中,凱萊英已與 15 家建立了合作,其中包括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諾華、艾伯維和輝瑞醫藥等醫藥巨頭公司。
半年報顯示,凱萊英來自中小制藥公司收入 為13.33 億元,同比增長 70.48%;來自大制藥公司收入 為37.04 億元,同比增長 278.61%。不難看出,相比中小制藥公司,凱萊英來自大型制藥公司營收增速要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凱萊英的專業性更受到大客戶的信賴。
華西證券認為,受益于公司“小分子+新興業務”雙輪戰略持續推進,凱萊英上半年業績增長超市場預期。隨著新產能、覆蓋客戶和管線廣度和深度的持續提高,公司未來幾年仍將繼續呈現高速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