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預制菜市場的火熱吸引了一眾上市公司進行布局和跨界。隨著半年報密集披露,多家公司預制菜業務的經營情況浮出水面。受益于行業的大發展,相關公司的預制菜業務普遍迎來增長。部分公司預制菜業務高速發展,成為驅動業績增長的主引擎,開辟了第二成長曲線。
出于對預制菜市場的持續看好,不少公司還在半年報中透露了產能“家底”。例如,得利斯表示,預計到2022年底,公司預制菜總產能將達到20萬噸。
【資料圖】
預制菜業務“報喜”
作為較早布局預制菜業務的速凍龍頭企業,安井食品預制菜業務近年來駛上發展“快車道”。半年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收52.75億元,同比增長35.47%;實現凈利潤4.53億元,同比增長30.35%。其中,菜肴制品收入13.90億元,同比增長185.33%。
2021年,安井食品菜肴制品營收為14.29億元,同比增長112.41%。隨著菜肴制品業務高速增長,其漸成為安井食品業績增長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安井食品營收同比增加13.81億元,其中菜肴制品收入為9.03億元,占比達65%。
對于業績增長,安井食品稱:“公司提前戰略布局的預制菜板塊快速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初具規模,其中新宏業速凍調味小龍蝦產品、安井凍品先生菜肴均有較高增長。”
預制菜業務營收快速增長還有海欣食品。由于上年同期基數較小,2022年上半年,海欣食品速凍菜肴制品實現營收6124.42萬元,同比大增12倍。
肉制品公司得利斯則在半年報中首次單獨披露了預制菜數據。根據半年報,得利斯“預制菜類”業務實現營收3.05億元,同比增長44.86%,占總營收比重為21.75%,較上年同期增長8.6個百分點。
主營雞肉生鮮品和雞肉調理品(預制菜范疇)的春雪食品在半年報中著重介紹了雞肉調理品業務的發展情況。上半年,春雪食品實現營收11.23億元,同比增長13.55%;實現凈利潤4269.78萬元,同比增長12.57%。公司調理品(預制菜)銷售保持穩定增長,連續三年在全部食品銷售占比達50%以上,今年上半年達到61%,繼續領先行業。
深耕預制涼菜細分賽道的蓋世食品8月23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75億元,同比增長39.57%;實現扣非凈利潤1296.92萬元,同比增長15.31%。
其他披露半年報業績的公司,如大湖股份、福成股份等,雖未透露預制菜業務具體數據,但都表示該業務發展態勢良好。其中,大湖股份稱,上半年公司冰凍產品(含預制菜)的營收同比增長68.75%。
產能建設“你追我趕”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目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只有10%至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至20%,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
但在這條萬億賽道中,行業集中度較低,規模化企業較少,全國化龍頭尚未出現。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預制菜行業CR10(前十公司市場占比)僅14.23%。因此,目前產業鏈各環節的大型企業,爭相布局預制菜。相關上市公司爭相上馬產能項目建設。
今年3月初,安井食品宣告擬在湖北省洪湖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安井預制菜肴生產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約10億元。
得利斯在半年報中表示,截至目前,山東本部新增10萬噸預制菜產能,并于2021年11月初開始部分試生產;陜西基地5萬噸預制菜產能預計將于2022年年底投產。預計到2022年底,公司預制菜總產能將達到20萬噸。
大湖股份在半年報中稱,公司產品結構逐步向以冰鮮冰凍及熟食產品(預制菜)為主的餐飲食材轉型。公司規劃的冰鮮冰凍及熟食產品加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76億元,其中用于預制菜產業園的投資額為2.2億元。該預制菜產業園于今年6月正式投產,預計投產后增加產能1.57萬噸,為搶占預制菜市場提供硬件支撐。
糧油巨頭金龍魚也在今年加大了預制菜布局。根據金龍魚方面的消息,金龍魚杭州央廚已正式落地,首批預制菜產品──麻婆豆腐醬、魚香肉絲醬等,已在4月28日生產下線。據悉,杭州央廚規劃產能是預制菜40噸/天、餐食便當12萬份/天、醬料4.8噸/天。除了杭州央廚,金龍魚在周口和興平的央廚項目預計下半年會建成投產。此外,公司已確定在廣州、天津等20多個城市建設央廚項目。
8月19日,國聯水產公告稱,定增募資10億元擴充預制菜產能獲證監會同意注冊,預計可增加各種水產食品產能約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