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個人債務逾期,三五互聯(300051)原實控人龔少暉所持公司股份可能被強平引發關注。實際上,對于股東所持公司股份存在強平風險的情形,三五互聯并非個例。據不完全統計,年內近有20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東所持股份被強制平倉的風險,其中包括漢邦高科、寶馨科技等。
債務逾期引發強平風險
近期,三五互聯披露公告稱,公司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龔少暉因個人債務發生逾期,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強制平倉、司法拍賣被動減持的風險。
據了解,截至公告披露日2022年7月25日,龔少暉持有三五互聯股份3311.6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9.06%,為公司持股數量第一大股東,其質押股份數為3276.61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8.94%,累計被凍結股份數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的100%。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龔少暉第一次被動減持股份。諸如,三五互聯曾于2022年5月22日披露公告稱,因公司股東龔少暉與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生相關糾紛,華融證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措施,通過司法拍賣龔少暉持有的2239.57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12%。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三五互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由龔少暉變更為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
據悉,三五互聯主要從事通過SaaS模式提供的軟件應用及服務、游戲、移動通信轉售以及房屋租賃等業務。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三五互聯業績表現不容樂觀。財務數據顯示,2019-2021年,三五互聯營業收入分別為2.88億元、2.22億元、1.84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約為-2.57億元、-0.69億元、-0.25億元。
今年一季度,三五互聯的歸屬凈利潤更是出現下滑。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三五互聯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265.2萬元,同比下降21.46%;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41萬元,同比下降152.32%。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三五互聯董秘辦公室進行采訪,對方表示,由于龔少暉目前已經不是公司實控人,因此龔少暉所持公司股份存在強平風險對公司經營狀況沒有影響。
年內多股股東有類似經歷
經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近20股披露公告稱股東所持股份存在平倉風險,其中包括漢邦高科、寶馨科技等。
諸如,2月11日,寶馨科技股東陳東前期質押的部分公司股份因觸發協議約定的違約條款遭遇平倉可能導致被動減持,本次被動減持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108.0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2%。
另外,漢邦高科于2月13日收到實際控制人王立群的書面告知函,長江證券擬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等方式減持其質押股份,即不超過1012.04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31.59%,占公司總股本的3.39%,以償還質押融資借款本息。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科技產業投資分會副會長兼戰略投資智庫執行主任布娜新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實際控制人的高比例質押會對上市公司造成危害,一旦發生股權質押危機,會影響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穩定性。布娜新進一步指出,控股權的變更可能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信披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此外,高比例質押主要由大股東引起,由于后續的資金壓力,容易誘發侵占上市公司資金、違規減持股份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