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7月26日晚間,盛新鋰能半年報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1.33億元,同比增長325.76%;歸母凈利潤30.19億元,同比增長950.40%;扣非歸母凈利潤30.16億元,同比增長1053.53%;基本每股收益3.50元/股。
盛新鋰能此前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6億元-29億元,同比增793.9%-897.04%,此次公布實際值超過預告區間上限。1季度盛新鋰能的歸母凈利潤為凈利10.70億元,據此計算,2季度盛新鋰能盈利19.49億元,環比增長82%。
(相關資料圖)
圖源:盛新鋰能2022年半年報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延續良好發展的態勢,產銷持續高速增長,滲透率不斷提升,鋰鹽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銷售價格維持高位。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1.6%,提前超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的目標。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帶動國內鋰產品市場需求,鋰鹽市場價格快速上漲。根據亞洲金屬網的數據,截至2022年6月底,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的市場價格分別為47.55萬元/噸和47.75萬元/噸,較年初分別上漲71.35%和123.65%。據五礦證券研究所預測,2022年全球鋰需求總量約71萬噸碳酸鋰當量,2025年增至165萬噸碳酸鋰當量,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
盛新鋰能的主營業務為為鋰礦采選、基礎鋰鹽和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受益于行業快速發展,報告期內盛新鋰能緊抓市場機遇,提高產線效率,上半年整體產銷情況良好,訂單充足,經營業績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盛新鋰能子公司致遠鋰業4萬噸鋰鹽生產線生產運行情況良好,產品品質穩定,獲得越來越多優質客戶的認可;遂寧盛新在四川射洪投資建設的年產3萬噸鋰鹽項目,已于2022年1月建成投產,目前已通過試生產,產能已達到設計水平,產品品質滿足行業標準和公司產品質量標準;印尼盛拓在印尼中蘇拉威西省投資建設的年產6萬噸鋰鹽項目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下半年建成。
2022年上半年,盛新鋰能的鋰鹽產品產量2.04萬噸,同比增長10.48%;銷量1.85萬噸,同比增長4.88%。目前,盛新鋰能的主要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瑞浦能源、LG化學、SKO、浦項化學、三星SDI、廈鎢新能、巴斯夫杉杉、德方納米、容百科技、貝特瑞等行業領先企業。
上半年,盛新鋰能還根據發展戰略,對外出售了人造板業務參股公司湖北威利邦和河北威利邦各45%股權,繼續將非鋰電業務相關資產進行剝離。目前盛新鋰能還有少量林木業務,據其透露,后續將根據發展戰略適時對其進行剝離,專注于鋰電新能源材料的發展。
未來,盛新鋰能繼續加大鋰鹽材料領域的投入:一方面,集中力量全力保障奧伊諾礦山項目的生產經營,積極推動奧伊諾礦山項目達產,為其鋰鹽業務的發展提供一定資源保障;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津巴布韋薩比星鋰鉭礦項目的建設進度,根據規劃,該項目設計原礦生產規模90萬噸/年,折合鋰精礦約20萬噸,預計在2022年底建成投產。
此外,盛新鋰能還與金鑫礦業、澳大利亞ABY公司簽署了采購協議,進一步加強資源保障力度;與中礦資源在津巴布韋設立了合資公司,共同在津巴布韋尋求優質鋰礦資源項目;同時又收購了惠絨礦業0.1%股權,持股比例提升至合計25.29%;其擁有運營權的阿根廷SDLA鹽湖項目的生產情況良好,在阿根廷投資的其他鹽湖初期勘探項目也在開展初期勘探工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據盛新鋰能2022年3月23日公告,其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0億元,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
盛新鋰能是比亞迪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跑者之一,比亞迪擁有龐大的技術研發團隊和強大的一體化生產能力,其開發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鐵鋰電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廣泛應用于電動商用車和電動乘用車領域。盛新鋰能此次擬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有助于雙方進行產業鏈合作及協同,加快實現“致力于成為全球鋰電新能源材料領先企業”戰略目標。
民生證券邱祖學團隊認為,盛新鋰能擁目前建成鋰鹽產能7萬噸,其中氫氧化鋰4.5萬噸,碳酸鋰2.5萬噸,印尼規劃6萬噸鋰鹽預計2023年建成投產,未來有望達到13萬噸產能;同時,盛新鋰能擬通過定增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深度綁定下游客戶,有望躋身國內一線鋰鹽廠商。
太平洋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認為,盛新鋰能成長確定性高,并預計2022-2024歸母凈利潤為48.34/57.37/69.19億元,對應EPS為5.59/6.63/8.00元,對應PE為9.97/8.40/6.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