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高速增長,集運行業龍頭中遠海發(601866.SH)年度分紅再創新高。
近日,中遠海發披露2021年年度分紅實施公告,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26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30.7億元。
年報顯示,2021年,中遠海發實現營業收入349.15億元,歸母凈利潤60.89億元,此次分紅率超50%。
值得一提的是,中遠海發還披露了關于出售股票資產的公告,公告顯示,近一年間,中遠海發累計出售中集集團約2.29%A股股份,出售金額約13.02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伴隨著集運行業景氣度調整,行業公司頻遭減持。在中遠海發減持中集集團時,中遠海發也先后遭到中國海運、上海伊洛私募基金減持。
集運行業降溫減持頻現
此次中遠海發減持中集集團,是市場對集運行業熱情減退的縮影。
據中遠海發7月19日公告,近一年間,中遠海發及其子公司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等方式累計出售中集集團約2.29%A股股份,出售金額約13.02億元。截至本公告日,中遠海發及下屬子公司還持有中集集團約2.23%A股股票。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中遠海發和中集集團的淵源已久。中遠海發曾是中集集團重要股東之一,最高時曾持有中集集團22.7%的股份。2020年10月12日,中遠海發經過股份轉讓,持股比例大幅降低至4.69%,深圳國資則入主成為中集集團第一大股東。
據中集集團一季度報,中遠海發持股8879萬股,占比2.47%,為第三大股東;中遠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持有4108萬股,占比1.14%,為第五大股東。
而這并不是中集集團今年首次被減持,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對于中集集團的持股數量減少599.27億股,期末持股數量為1439.83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集團A股股價或受到減持影響,出現一定波動。截至7月21日收盤,中集集團A股微跌報收13.25元/股,而從長線來看,今年其股價已累計下跌超兩成。
中集集團高管曾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去年集裝箱歷史性高景氣度并不是常規的,今年在逐步回歸常態。相比去年,今年集裝箱的量和價都有回調,但從歷史來看的話,還是處于一個偏高的水平。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中遠海發減持中集集團時,其也正遭遇減持,今年一季度,中國海運減持中遠海發2.17億股;今年6月,上海伊洛私募基金也減持中遠海發1萬股。
此外,航運龍頭招商輪船也被減持,今年一季度,富達基金對招商輪船的持股數量減少123.7萬股。
營收增幅回落至個位數
遭遇減持背后,是中遠海發和中集集團業績增幅收窄。
資料顯示,中遠海發以航運租賃、集裝箱租賃及集裝箱制造業務為核心,2021年,公司完成發行股份購買相關集裝箱制造資產,躍居為全球第二大集裝箱制造商,僅次于中集集團。
今年一季度,中遠海發實現營業收入61.92億元,同比增長4.20%;凈利潤13.77億元,同比增長66.21%;扣非凈利潤13.51億元,同比增長59.56%。而中集集團實現營收、凈利分別為355.6億元、1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19%、13.20%。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個季度,中遠海發營收增幅分別為52.95%、83.67%、96.58%,凈利增幅分別為141.99%、183.73%、138.53%;中集集團營收增幅分別為82.08%、85.60%、85.94%,凈利增幅分別為334.99%、2450.95%、1161.42%。對比發現,2022年一季度,兩公司營收、凈利增幅回落趨勢明顯。
不過,整體來看,受益于集運行業去年高度景氣,中遠海發的業績仍在高位運行。
2021年,中遠海發實現營業收入349.15億元、歸母凈利潤60.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82%、184.49%。
其中,公司業績近九成來源于集裝箱制造行業。去年,中遠海發集裝箱制造業收入受業內需求旺盛的影響,出現大幅增長,達到313億元,同比上升161.3%,整體占營收比例高達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