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 因名字被“搞混”,神馬電力(603530.SH)意外成為市場熱炒對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7日,神馬電力發布公告稱,關注到有市場傳聞稱:公司擬投建12萬噸/年BDO項目、公司涉及丁腈橡膠、鋰電池等不實傳聞;經公司內部核實,以上傳聞均不屬實。
同時,神馬電力表示,公司研發的丁腈橡膠主要是用于電力設備用橡膠密封件,目前尚未用于鋰電池領域。
在此之前,自6月17日起,神馬電力已斬獲“七連板”,不僅股價從11.38元漲至22.19元,實現翻倍,公司滾動市盈率也高達102.87倍,顯著高于C38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市盈率36.78倍。
龍虎榜數據顯示,神馬電力于6月20日至27日,共有6天登上龍虎榜。買賣前五席位中不乏有天風證券上海浦東分公司、湘財證券臺州營業部、東方財富證券拉薩營業部、中信證券南通工農南路證券營業部等游資。
財經網注意到,有關“神馬電力將建設12萬噸/年BDO項目”的傳聞疑似從6月22日流出,但這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烏龍事件”。
6月22日,與神馬電力證券簡稱相似的神馬股份(600810.SH)披露,公司擬與建元煤焦、維聚科技設立鄂爾多斯市神馬建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資公司規劃建設規模為12萬噸/年BDO項目,建設期2年。
公開資料顯示,神馬股份主營業務為尼龍化工、化纖織造,第一大股東為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而神馬電力主要從事電力系統變電站復合外絕緣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董事長馬斌與其配偶陳小琴為公司實控人。
由此可見,這兩家公司并無關系,市場在爆炒神馬電力的同時,誤將神馬股份擬投建的項目安到了神馬電力頭上。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1年以來,神馬電力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1年,公司營收同比上升10.29%,凈利潤卻同比下滑23.05%。今年一季度,神馬電力的毛利率從去年的34.94%驟然下滑至21.2%,凈利率降至0.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105萬元。
除了撇清與鋰電池、擴產項目的關系外,神馬電力此次亦提示風險稱,受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的影響,公司毛利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2021年度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3.05%和91.44%。
發布澄清公告后,盡管部分股民仍在股吧發出“不用澄清,市場說你有就有”等聲音,但公司股價仍上演“高臺跳水”。
6月28日,神馬電力盤中一度大漲8.38%,但截至收盤報21.22元/股,下跌4.37%,換手率達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