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舉向鋰礦轉型的關鍵時刻,金圓股份(000546.SZ)獲得了關聯方的資金支持。
【資料圖】
6月20日晚間,金圓股份披露,公司第二次掛牌轉讓所持有的青?;ブ饒A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互助金圓”)100%股權(含其控股子公司),摘牌方確定為公司關聯方浙江華閱,金圓股份實際轉讓獲得金額為30.66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互助金圓由水泥商人趙璧生父子于2014年通過資產重組裝入上市公司。此后,趙璧生父子推動金圓股份轉型環保,打造建材+水泥雙主業格局,但近年來收效不佳。2019年至2021年,公司凈利潤由5.03億元大幅縮水至0.86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超千萬。
目前,金圓股份正在推進新一輪轉型。公司擬收購西藏阿里鋰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鋰源”)49%的股權,以實現全控。參考前次收購中,阿里鋰源整體估值達到10億元,預計金圓股份全控阿里鋰源的成本將不低于這一價格。
作為金圓股份控股股東的控股子公司,浙江華閱在金圓股份大舉轉型的關鍵時刻,接盤金圓股份資產,也有著向上市公司“輸血”的意味。
八年前收購的水泥資產將被剝離
二次掛牌轉讓水泥資產,金圓股份終于確定了接盤方。
6月20日晚間,金圓股份披露資產轉讓進展。今年4月21日至4月27日期間,公司委托杭州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方式,對轉讓公司所持有的互助金圓100%股權(含其控股子公司)進行了第一次掛牌,掛牌價格為19.16億元,但公司第一次掛牌未征集到受讓方。
6月12日至6月17日期間,金圓股份根據掛牌方案進行第二次公開掛牌,共征集一名意向受讓方并摘牌確認,而這一受讓方則是金圓股份的關聯方,公司控股股東金圓控股的控股子公司浙江華閱。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按照此前披露的掛牌方案,如果金圓股份第一次掛牌未能成功,那么第二次掛牌的價格定價為第一次掛牌價的九折。若二次掛牌還未能成功,金圓控股將以第二次掛牌價購買上述股權。
本次交易中,浙江華閱的摘牌成交價格為17.24億元,同時受讓方還需承接應付款項13.42億元。即本次股權轉讓交易完成后,公司實際轉讓獲得金額為30.66億元。
互助金圓的剝離,意味著金圓股份退出傳統建材水泥業務。資料顯示,金圓股份的前身是光華控股。2012年,水泥商人趙璧生、趙輝父子取得光華控股的控制權,并在2014年將旗下的水泥公司互助金圓以24.71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上市公司,使得上市公司的業務范圍擴大至水泥及輔料業務。
然而,近年來互助金圓的盈利能力急速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互助金圓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71億元、24.64億元,凈利潤5.08元、2.3億元。
2021年年報中,金圓股份就坦言,報告期內,建材行業需求飽和,煤炭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能源雙控,導致盈利能力下降。報告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3.26億元,同比下降10.6%,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1.85億元,同比下降55.46%?;诜康禺a行業景氣度下降及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公司擬擇機剝離建材業務。
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互助金圓出表,金圓股份的全年業績指標或將受到較大影響。2021年,互助金圓的營業收入、凈利潤以及期末總資產分別占上市公司的28.2%、267.44%、43.52%。
兩次重組收效不佳擬大手筆布局鋰礦
控股股東作為接盤方受讓水泥資產,對于正在推進新一輪轉型的金圓股份而言,大有“輸血”的意味。
事實上,將互助金圓裝入上市公司之后,2015年趙璧生、趙輝父子開始謀劃公司產業轉型。2017年,金圓股份通過定增募資12.12億元,用于收購江西新金葉58%股權并自建環保項目,借此機會進軍環保產業。2018年,公司繼續收購祥城環保50%股權、東園深藍65%股權、天匯隆源60%股權、埠源環保51%股權等,擴大環保板塊布局。
但在建材+環保的雙主業格局下,金圓股份的盈利能力卻在走下坡路。2018年完成多筆收購后,2019年金圓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81.71億元、5.03億元,業績達到最高峰。但2020年和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71億元、87.39億元,凈利潤4.74億元、0.86億元,同比下降5.72%、81.81%。
其中,除了建材業務表現不佳,危廢處置業務受市場價格下行影響導致營業利潤下降,也是制約金圓股份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不僅如此,2021年金圓股份還對江西新金葉計提商譽減值1.2億元。
今年一季度,金圓股份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5.51%,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虧損1437.44萬元、4620.89萬元。
而自2021年開始,金圓股份向鋰業領域轉型。去年11月,公司以5.1億元的價格收購阿里鋰源51%股權,宣布布局鹽湖提鋰板塊。
本月初,金圓股份再啟重組,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阿里鋰源剩余49%股權,實現對后者的全控。本次交易價格并未確定,但參考前次交易中阿里鋰源整體估值已經達到10億元,預計金圓股份全控阿里鋰源的成本將不低于這一價格。
目前,由于阿里鋰源擁有的捌千錯鹽湖礦產尚未實施開采,2020年至2022年前五月,阿里鋰源未產生營收,凈利潤分別為虧損387.81萬元、1774.98萬元、652.63萬元。
雖然有礦但是還沒有產能,待金圓股份形成碳酸鋰產能之時,鋰業市場環境又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金圓股份的二次產業轉型,是高位追風還是提振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關鍵之舉,尚需時間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