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國聯水產收到深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深交所表示,國聯水產應結合自身盈利能力、財務狀況等說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并說明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是否存在庫存積壓或虛增存貨情況;是否存在逾期或者違約情況,及流動性風險等。
4月26日,國聯水產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44.74億元,同比略減0.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383.79萬元,同比減虧94.85%。
同日,國聯水產也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報告》,一季度公司營收達10.62億元,較上年同期略減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946.4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0.55%。
業績連虧三年、流動負債占總負債92.41%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是國聯水產營收持續下滑、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連續虧損的第三個年度。
據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期間,國聯水產分別實現營收46.28億元、44.94億元,較上期同比變化為-2.15%、-2.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是-4.64億元元、-2.69億元,較上期同比變化為-300.52%、42.06%。
因此,結合自身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自身經營及行業情況,深交所要求國聯水產說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凈利潤與營收變動趨勢不一致的原因,是否存在通過不當確認成本費用調節業績的情形。
關于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國聯水產年初余額為4.22億元,年初計提比例為14.31%,年末余額為1.85億元,年末計提比例為6.30%,其中本期計提1.52億元,轉回或轉銷存貨3.90億元,公司存貨中庫存商品賬面余額18.64億元,占存貨比重最大。
對此,深交所表示,國聯水產應說明近三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余額較高且占總資產比例和流動資產比例較高的原因,同時結合公司貨幣資金、負債及負債利率等情況,說明公司持續維持高存貨余額的合理性。
另外,國聯水產還需分析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并說明報告期內轉回或轉銷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庫存積壓或虛增存貨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國聯水產期末貨幣資金余額1.70億元,其中1.14億元貨幣資金權利受限,流動負債為27.01億元,占總負債的比率為92.41%。
深交所表示,國聯水產應補充披露截至目前母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的負債情況,是否存在債務逾期或者違約的情況;評估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說明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因預制菜受“熱捧”、股價高起高落
國聯水產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本9.12億元,2010年7月正式登陸深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水產品包括蝦、羅非魚種苗、水飼料加工與銷售等。
不過,據年報和一季報披露,國聯水產上游養殖業務已多年虧損,對產業鏈沒有形成增益優勢,反而給公司現金流及市場形象都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國聯水產表示,2022年公司將對上游養殖業務剝離出表,更加聚焦預制菜業務。
年初以來,隨著預制菜概念多次爆發,國聯水產也受到市場“熱捧”,甚至其股價在1月4日~1月14日期間,多次現“20cm”漲停。
1月11日,國聯水產還披露公告,公司與盒馬展開合作,雙方達成水產預制菜品開發與市場推廣等合作意向,隨后國聯水產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
此外,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也曾表示,目前我國預制菜市場存量空間約為3000億元,如果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可以成長為萬億元規模。
不過隨著股價的大幅上漲,國聯水產也引來了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國聯水產結合公司預制菜相關業務的實際經營情況、市場地位、行業發展與市場環境變化、最近兩年及一期的收入及毛利率、主要客戶與供應商等,核實說明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
另外,關于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對預制菜市場的預測,深交所要求國聯水產說明市場數據的資料來源,預測參數的選取依據,及相關表述是否客觀、真實、準確。
二級市場上,2022年初至今,國聯水產股價亦高起高落,1月4日~1月17日,股價從開盤4.72元/股漲至歷史新高9.95元/股,此后至今,股價開始震蕩走弱,截至今日收盤,國聯水產報5.08元/股,收跌6.27%,最新市值46.34億元,距1月17日的9.95元/股,股價已跌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