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創新醫療收到深交所下發年報問詢函。深交所要求創新醫療說明建華醫院原董事長梁喜才涉嫌職務侵占案件的最新進展情況;近三年營收持續下滑、凈利潤連續為負、在職員工數量持續減少的原因;毛利率持續較低的原因;關于壞賬準備計提的合理性等。
4月29日晚間,創新醫療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7.12億元,同比略減1.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05億元,同比減虧66.54%。
因糾紛案計提負債1.3億
創新醫療成立于2003年9月,原名為浙江千足珍珠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登陸深交所上市,也被譽為“珍珠第一股”。
2015年,千足珍珠通過發行股份形式,收購建華醫院、康華醫院、福恬醫院三家醫院100%股權,并更名為創新醫療,公司主營業變為珍珠飾品加工生產、批發零售、以及醫療服務等。
2019年7月1日,創新醫療披露公告稱,公司近期通過內部調查發現,公司原副總裁、建華醫院執行院長梁喜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非正常設備采購,向其輸送巨額商業利益,涉嫌侵占上市公司資產,對此創新醫療也即時向警方報案。
因此,在2020年度財務報告中,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創新醫療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保留意見涉及事項為無法判斷建華醫院原董事長梁喜才涉嫌職務侵占一案對創新醫療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
強調事項為創新醫療就建華醫院與寶信國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擬計提負債1.3億元,并于資產負債表日后達成和解協議。
深交所表示,創新醫療應說明梁喜才涉嫌職務侵占案件的最新進展情況,是否存在對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另外,創新醫療還需詳細說明《和解協議》支付約定是否有利于維護上市公司利益,以前年度公司就建華醫院與寶信國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計提預計負債是否充分,協議約定款項目前是否按約支付等。
歸母凈利潤連續三年為負
據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是創新醫療業績持續下滑的第三個年度。2019年~2020年,創新醫療的營收為8.72億元、7.2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是-11.5億元、-3.14億元,已連續三年為負。
另外,創新醫療2019年~2021年的毛利率分別為7.92%、3.63%、6.30%;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職員工數量分別為3587人、3251人、2640人。
單位:萬元
對此,深交所表示,創新醫療需結合主營業務開展情況、市場需求、實際經營情況等,詳細說明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持續下滑、凈利潤連續為負、在職員工數量持續減少的具體原因。
同時,創新醫療還要結合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成本管控情況、期間費用等,詳細說明公司毛利率持續較低的原因,并說明公司擬采取改善經營業績、提高毛利率的具體措施。
另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1年末,創新醫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1.38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5432.78萬元。
因此,結合應收賬款信用政策、賬齡結構、截至目前回款情況等,創新醫療還需解釋壞賬準備計提的合理性。
股東陸續減持、股價大起大落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來,創新醫療已多次發生重要股東、董事的減持行為。
4月11日,股東馮美娟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創新醫療857.17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8919%,權益變動后,馮美娟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2月29日,康瀚投資被司法拍賣股份4195.74萬股,占創新醫療總股本的9.26%,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3.33%。
2月8日,建恒投資所持創新醫療1130.49萬股,占創新醫療總股本的2.49%,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3.33%,因無人出價,司法拍賣已流拍。
1月8日,股東阮光寅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創新醫療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67.26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1483%。
1月4日,昌健投資、嵐創投資、陳越孟三名股東計劃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交易或其他合法方式減持創新醫療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3252.3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7.17%。
二級市場上,2021年年末至今,創新醫療股價也經歷大起大落,自2021年12月8日創階段新低6元/股后,股價開始大幅上漲,直至12月30日漲至階段高點10.14元/股,隨后股價歷經回落后,又在2022年3月31日創階段新高10.25元/股,此后至今,創新醫療開始大幅走弱,截至今日收盤,創新醫療報5.96元/股,最新市值27億元,距3月31日的10.25元/股,股價已跌去超40%。